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在福建省直机关老干部630例体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脑动脉硬化症(CAS)计量诊断研究。采用多元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在本底资料的基础上,建立CAS中医辨证计量诊断的判别函数式。继而运用DME方法,通过15项反映诊断能力和综合应用价值的指标考核该函数式对阴虚阳亢证和气虚血瘀证的诊断效能。结果CAS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圣贤;林求诚;王永炎 刊期: 2001- 01
-
中医学研究环境污染现状与思考
白血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会出现诸多副作用,其中盗汗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西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我们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型论治如下:1 辨证分型及治疗 (1)阴虚火旺型:症见形体消瘦,低热,夜间明显,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小便黄少,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敛汗,方选当归六黄汤、清骨散合牡蛎散加减;若阴虚明显者可选用青蒿鳖甲散合黄连阿胶汤化裁。 (......
作者:秦英;杨君;王成祥;杨莉;姜良铎 刊期: 2001- 01
-
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22例
肺间质纤维化是指发生在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等,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群,其病变侵犯肺泡壁也可延伸到支气管领域,由于支气管、细支气管及肺泡壁纤维化,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容量的减少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们运用中药治疗22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病程1~15年,平均5.4年。患者均有咳嗽、喘息、胸闷、气短、唾......
作者:王小平;李晓光;甘丽虹;王宝玲 刊期: 2001- 01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特色是分证论治,证候机理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的方向主要在于一定范围的调查对照研究,以及从在RA病理改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免疫系统、血液流变学等角度,对RA证候、治法进行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RA(ARA)标准颁布后的文献为主,对RA证候学研究的有关进展分析如下。1 RA证候的分布规律 RA早期、急性发作期一般以风、寒、湿、热等时邪夹杂侵袭......
作者:李梢;冯菁;唐大日亘 刊期: 2001- 01
-
231例不同季节开颅患者围手术期中医症状学调查
以围手术期中医症状为切入点,探讨开颅患者术后发热、尤其是湿热发热的成因。使用调查表的形式,详细记录不同季节231例开颅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前1~3d和术后1~7d的症状。比较不同季节、手术前后症状学频次差异。结果手术前,频次统计排列在前10位的症状春夏两季相近,两者与秋冬季比存在差异。术后出现症状减少、频次集中趋势,秋冬季与春夏季主要症状频次仍有差异。术前以头痛、视物异常、头晕头胀、呕吐、恶心一组“......
作者:樊永平;李艳;胡以明 刊期: 2001- 01
-
中西药治疗116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为临床常见病,我们对1995年7月~1999年12月两院部分门诊及住院带状疱疹病人,根据临床症候辨为湿热感毒证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共治疗11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中药组43例,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小者19岁,大者84岁,病程1~7d,平均为3.8d,疼痛3~10d,平均为7.6d;中西药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小者20......
作者:李映琳;李德龙;耿春梅 刊期: 2001- 01
-
参麦液加丹参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自1998年11月~2000年3月,我们用参麦液加丹参液治疗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用中药丹参液进行了对比观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均发病在1个月内,有脑血管发病过程及神经系统定位损害体征,具有语言功能障碍及肢体肌力在Ⅰ~Ⅳ级之间,并经头部CT确诊。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 临床分组:治疗组64例,为单纯性脑血管病,其中多发性脑梗塞3......
作者:赵辉 刊期: 2001- 01
-
少腹逐瘀汤治疗不孕症41例
不孕症是指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中医认为,肾主生殖,故治疗不孕症,大多从补肾着手。晚清王清任创立少腹逐瘀汤,从活血化瘀入手,选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等来治疗不孕症,并称此方“种子如神”,认为“本方祛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1],笔者用此方治疗不孕症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41例均为婚后......
作者:檀虎亮;徐云英 刊期: 2001- 01
-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细胞粘附分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前后取2mL抗凝血,用荧光活化的细胞分析(RACS)测定人血中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及T细胞亚群CD4、CD8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急性脑梗塞中治疗前CD11b、CD54表达明显增多,而CD4、CD8的表达减少,CD4/CD8比值降低。经醒脑静治疗2周后,CD11b、CD54表达明显减低,而CD......
作者:苗榕生;张晓明;王红彦 刊期: 2001- 01
-
白血病化疗后盗汗的辨证论治
白血病化学治(简称化疗)后会出现诸多副作用,其中盗汗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西医药物治疗收效甚微,我们采用中医首席证分型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型论治如下:......
作者:李仝 刊期: 2001- 01
动态资讯
- 1 帕金森病小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及银杏叶提取物对其影响作用
- 2 氮酮对不同亲脂性中药有效成分的经皮促透作用研究?
- 3 辨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例
- 4 肃肺和胃法治疗外感咳嗽的疗效机理和临床研究
- 5 护场理论指导下的箍围法对皮肤脓肿大鼠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脂氧素A4表达的影响
- 6 中医胆腑实体及其医理研究
- 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 8 苦碟子注射液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PKCδ/MARCKS通路的调节
- 9 论五更泻不可忽视从肝论治的时间医学基础
- 10 颐脑解郁方对出血性脑卒中后焦虑大鼠磁共振波谱的干预作用
- 11 益气化瘀解毒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大鼠EGFR/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12 宁心红杞胶囊对老龄雌性大鼠卵泡颗粒细胞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的影响
- 13 经方配伍研究在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地位
- 14 TRAMP-C2可移植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 15 大全息针法治疗中风偏瘫230例临床观察
- 16 小儿不同病原肠炎症状与临床辨证分析
- 17 关于抑郁症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的第一轮专家问卷分析
- 18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
- 19 不同时辰电针十二经五输穴与内关穴对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 近10年针灸治疗痛经的同功穴选用规律的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