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干眼症52例
干眼症是泪液分泌障碍引起的一种干性眼表性慢性炎症,女性多于男性,尤以中年女性发病率高.干眼症病人往往不能正常阅读和工作,并常影响睡眠.笔者于1997年9月~1999年9月,采用中药加味沙参麦冬汤煎剂口服治疗干眼症52例,有一定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田月娥 刊期: 2001- 05
-
吐酸治用酸药辨析
吐酸为胃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是指酸水从胃中上泛而吐出的表现,若上泛不外吐而反下咽者名为吞酸,吐酸病重而吞酸病轻,两者合称为泛酸、噫醋[1],常与脘痛、嘈气、嗳气并见,一般多责之于脾胃虚寒、宿食化热、肝胃失和,分别治从健脾温胃、消食导滞、泻肝扶胃;据法组方,或主用左金丸,或配用乌贝散及煅瓦楞子、煅牡蛎、焙鸡蛋壳等,总以制酸为要旨,惟独慎涉酸性方药,然执其常又需达其变,即酸性方药非但未必列为禁忌,而且在......
作者:张剑 刊期: 2001- 05
-
浙贝母对呼吸系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逆转作用的临床研究
细菌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MAR)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巨大障碍,严重影响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继往的实验研究证明,浙贝母有效成分贝母素甲的盐酸盐在一定浓度下,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球菌)具有较强的逆转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膜上主动外排泵来发挥作用.为观察浙贝母对耐药金葡球菌逆转作用的临床疗效,我们自1997年6月~1999年4月用环丙沙星加浙贝母散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
作者:李仝;胡凯文;陈信义;孙颖立;李英林 刊期: 2001- 05
-
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属于中医中风病范畴,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当今世界三大死亡因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活血化瘀法作为治疗中风病的基本治疗大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活血化瘀法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问题作一系统阐述.1活血化瘀的理论基础......
作者:马云枝;武继涛 刊期: 2001- 05
-
虫类药临床应用举隅
临床上常遇到一些病症,单纯应用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特别是疑难病症更是棘手.近年来笔者运用虫类药配合辨证论治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痛证......
作者:董连荣;腰向颖 刊期: 2001- 05
-
活血解毒法治疗耐药菌致细菌性肺炎57例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1].由耐药菌引发的细菌性肺炎常可导致致命的败血症、休克和多脏器衰竭,以致死亡[2].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3],大型医院耐药菌感染率高于小型医院[4].目前,各国学者正在积极研究可以治疗耐药菌的抗生素及如何消除耐药菌的耐药性[5].但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断变化,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日益上涨的医疗费用等诸多不......
作者:焦扬;杨效华;刘娟 刊期: 2001- 05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1一般资料1.1诊断标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7例,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按中胸痹胸痛的诊断.并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随机分为中药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68岁,平均病程18年;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21例,自发型心绞痛9例.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病程12年;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6例,自发型心绞......
作者:安莉 刊期: 2001- 05
-
急性脑血管病症状体征聚类分析
随着CT、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发展,目前急性脑血管病的正确诊断已达90%,这为中医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们知道一般人们认识事物时往往先把被认识的对象进行分类,以便寻找其中相同与不同的特征,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方法.聚类分析又是常用的分类方法,它是比较各事物之间的性质,将性质相近的归为一类,性质差别较大的归入不同类.它适用于事先并不知道对象类别的面貌,甚至连共有几个类别也不能确定的......
作者:郭蓉娟;王弘午;吴燕;王建华;解庆凡;张秀娟;王永炎;王顺道 刊期: 2001- 05
-
清热豁痰法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对病毒性脑炎进行中药治疗的前瞻性观察.患者随机分组: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西药对照组32例,静脉注射病毒唑.治疗组有效率95.9%,对照组有效率81.3%,差异显著.对64例病人进行随访,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15.0%,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25.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卢燕;陈芳;季之颖;甄小芳 刊期: 2001- 05
-
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止消通脉宁对有微血管合并症的亚临床期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我们选择了63例2型有微血管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43例),分别使用常规疗法和加用止消通脉宁的治疗方法,疗程4周,着重观察心功能、眼底和24h尿白蛋白定量的改变.结果:止消通脉宁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尿白蛋白定量,而常规治疗对照组则无明显作用.表明止消通脉宁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有微血管合并症......
作者:杨晓晖;吕仁和;戴京璋;宋冰;肖龙生;崔夏荣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本草文献记载5个道地产区丹参HPLC特征图谱比较研究
- 2 调肝理脾方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研究
- 3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颜正华含龙骨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 4 中医症状间的9种关系
- 5 《伤寒杂病论》临证思维模式及其在眼科应用举隅
- 6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益气复脉颗粒中3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 7 大承气汤对里实热证大鼠胃肠激素GAS、MTL、VIP、NT的影响
- 8 电针足三里、合谷穴对IBS模型大鼠肠道痛敏及动力异常治疗效应的比较研究
- 9 盐酸小檗碱对大鼠结肠平滑肌肌电和收缩性能的影响
- 10 5种中药黄酮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交互作用
- 11 白藜芦醇对家兔心房肌、乳头肌的影响
- 12 中药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1例
- 13 钱超尘教授中医文献研究特点及其学术成就初探
- 14 截断疗法与常规疗法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治疗作用的比较?
- 15 南宋《全婴方论》溯源考
- 16 消渴病复方配伍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
- 17 王琦教授男科用药心得
- 18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胰岛素JNK1信号通路的调控
- 19 调肝导浊中药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胞内钙离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 20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近5年引证报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