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扶正化瘀片调节肝纤维化miR-122基因相关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片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患者的软坚散结作用,以及是否与微小基因-122/白细胞介素-10/活性氧(miR-122/IL-10/ROS)通路调节作用有关.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5)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mg/d)以及甘草酸单铵(0.1g/d),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扶正化瘀片(4.5g/d)......
作者:张巍;邵明亮;张海丛;吴宗耀;苗同国;郑欢伟;谢星童;王蕊 刊期: 2018- 01
-
中风急性期中经络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目的探索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痰热腑实证与中脏腑痰热腑实证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时点中医证候分布、腑实持续时间等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病历回顾研究的分析方法,对204例中经络痰热腑实证(以下简称中经络组)与217例中脏腑痰热腑实证(以下简称中脏腑组)的基本信息、发病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腑气通畅与否及腑实持续时间、不同时段(发病1~3d、发病4~7d、发病8~14d)中医证候......
作者:陈婷婷;任晋婷;任丽娜;贺忠延;孙畅;王冬慧;孙明广;王芳;谢颖桢 刊期: 2018- 01
-
沙苑子总黄酮对肾阳虚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甘油三酯合成途径的影响
目的探讨沙苑子总黄酮(TFS)对肾阳虚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脏甘油三酯(TG)合成途径的影响.方法10周龄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TFS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并连续给予6周高脂饲料复制肾阳虚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雌激素组灌胃戊酸雌二醇(0.2mg/kg),其余分别灌胃TFS28.5......
作者:付璐;王景霞;姚骏凯;唐潇然;贾岚;张建军;高学敏 刊期: 2018- 01
-
不同泻药致豚鼠结肠黑变病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发病机制.方法将SPF级豚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取常温水(2mL)、大黄(1.16g/kg)、番泻叶(0.46g/kg)、果导片(15.43mg/kg)灌胃,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处死半数豚鼠,采用肉眼和黑色素染色法观察各组豚鼠结肠色素沉着情况,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豚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并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豚鼠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
作者:郁强;刘薇;蒋静;刘仍海 刊期: 2018- 01
-
二甲双胍联合膈下逐瘀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炎性因子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膈下逐瘀汤对经脱氢表雄酮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外周血清炎性因子、性激素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9只PCOS(经脱氢表雄酮诱导)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4只)和干预组(35只).对照组大鼠每天给予二甲双胍(270mg/kg)灌胃,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二甲双胍(270mg/kg)+膈下逐瘀汤(34.5mg/kg)灌胃,连续治疗28d.干预结束后,用ELISA法测......
作者:姜晓琳;张兵;侯海燕;滕飞;马贤德;吕美君;王莹;褚春莉;董晓茜;张立德 刊期: 2018- 01
-
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克拉霉素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模型组、加味麻杏石甘汤组、克拉霉素组采取气道滴注脂多糖(LPS)联合烟熏的方法建立AECOPD模型,并连续30d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加味麻杏石甘汤(8.7g/kg)、克拉霉素混悬液(50mg/kg)灌胃.实验第31天......
作者:孟玉凤;杜建超;冯淬灵;李根茂;葛东宇 刊期: 2018- 01
-
马齿苋醇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及其干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马齿苋醇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及其干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结肠癌干细胞进行无血清培养,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马齿苋醇提取物对结肠癌HT-29细胞及HT-29干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法以及Westernblot分析马齿苋醇提取物对HT-29细胞及其干细胞Notch、Wnt双信号通路中Notch......
作者:熊祎虹;邓超;白文;刘宇;姚小芹;金黑鹰 刊期: 2018- 01
-
从《伤寒论·平脉法》第32条谈中焦寒邪的上逆与下溜
宋本《伤寒论·平脉法》第32条论述了中焦虚寒的证候特点及寒气相抟累及少阴下焦的问题.因脾胃阳虚、升降失常,中焦寒邪并非一成不变滞留于中焦,还有上逆或下溜之势,因此分析中焦虚寒证,除立足于中焦脾胃的病位外,还应综合考虑阳气虚衰之程度、感受寒邪之轻重、水湿停聚之多少、病势发展之上下四方面.深入理解中焦寒邪的致病特点及中焦虚寒证候演变规律,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范东东;郑丰杰 刊期: 2018- 01
-
绵马贯众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抗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成分筛选
目的研究绵马贯众中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对H1N1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建立了由34个间苯三酚类化合物组成的配体库,从ProteinDataBank中下载的X-ray晶体三维结构文件,采用AutoDockVina软件及LigPlot+软件筛选出与NA结合能较低且与NA形成氢链作用较强的分子;采用荧光法检测化合物对NA活性的作用.结果通过分子对接筛选出4个(绵马酸ABA、绵马酸......
作者:闫艳韬;王娟;耿东浩;付深振;胡京红;高增平 刊期: 2018- 01
-
益心解毒方抑制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益心解毒方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心解毒方组和槲皮素组,采用缺氧缺糖/复氧复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研究益心解毒方的保护作用.运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改变,Fluo-3AM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钙超载,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as和FasL的基因表达,West......
作者:常宏;王勇;李春;霍魁媛;王伟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正交试验法优选那如-3巴布剂基质配方
- 2 益气养阴方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的影响
- 3 黄元御营卫观探析
- 4 小檗碱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5 清开灵治疗幽门螺旋菌相关性胃炎30例
- 6 古汉字构形释义法——理解《黄帝内经》术语的新思路
- 7 清热养阴药作用后的脐血细胞浆逆转白血病细胞表型研究
- 8 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用药特征探讨
- 9 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Hippo信号通路的影响
- 10 中西医并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 11 基于现代医案探讨小青龙汤的应用规律
- 12 四逆散不同配伍对柴胡皂苷a、b2及柴胡总皂苷煎出量的影响
- 13 冻干法制备口腔崩解片崩解检查方法研究
- 14 西洋参果浆发酵加工皂苷含量变化研究
- 15 酒精性肝病研究述评
- 16 作为科技术语的中医症状的命名
- 17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方月水不通门组方用药特色数据挖掘及分析
- 18 接近临床剂量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
- 19 中药复方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
- 20 补肾通络疏肝方对衰老大鼠阴茎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