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3年第7期文章
  • 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分析各临床常规指标与证型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47例合格2型糖尿病病例,按阴虚热盛、湿热困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辨证分型,同时配以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分析不同证型与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代谢、脂代谢等的关系.结果气阴两虚多见;阴阳两虚型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年龄与病程变化趋势相同:阴虚热盛型......

    作者:赵灵燕;毕力夫;赵慧辉;陈建新;戴军有;王伟 刊期: 2013- 07

  • 基于现代文献的焦虑症中医证候研究

    目的探讨焦虑症所涉及的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检索与焦虑症中医证候相关的文献,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数、频率的统计.结果检索到中医证候相关文献36篇.证候类型归纳为54个,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证候类型有肝气郁结,心胆气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脾两虚,气郁化火.证候要素归纳......

    作者:耿东;郭蓉娟 刊期: 2013- 07

  • 开郁清热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对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数量和质量有改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开郁清热组和西药二甲双胍组,每组用药12周,通过口服75g葡萄糖粉做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2组患者实验前后0、30、120min血糖,同步测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应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Homa-......

    作者:赵昱;陈良;董柳;毕桂芝;仝小林 刊期: 2013- 07

  • 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腹部超声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探求对乙肝后肝硬化辨证分型有价值的超声检查指标,为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开拓新思路.方法对符合乙肝后肝硬化标准的135例患者,进行规范中医辨证和超声检查.记录肝、脾外形及实质回声、胆壁双边征、胆囊内透声、结石等声像特征,测量肝右叶大斜径和前后径、肝左叶上下径和前后径、脾厚径、脾长径、胆囊壁厚度、腹水深度.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

    作者:张寅;王新月;江宇泳 刊期: 2013- 07

  • 基于多指标正交设计考察黄芪有效部位干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药效机制及其交互关系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实验考察黄芪有效部位黄芪黄酮、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药效机制,分析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方法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将126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52mg/kg剂量对大鼠进行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模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6.3mL/kg,其余各给药组分别按照0.105、0.284、0.389、0.043、0.148、0.327、0......

    作者:李新;范颖 刊期: 2013- 07

  • 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目的阐述藏医学人体体质分型及特点,分析藏医体质学研究内容与其他医学间的异同点,提出藏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方法以《四部医典》理论为指导,具体阐述藏医7种体质的分型特点、辨证方法,比较中医及古印度医学体质分型与藏医学的区别,提出传统医学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从体质形成因素及特点分析、探讨藏医体质辨证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藏医体质学受到古印度医学的影响,但理论和实践更符合藏族人群的体质特征,已形成......

    作者:次仁德吉;占堆 刊期: 2013- 07

  • 失眠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以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中医哲学和生理学理论为指导基础,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差异规律及与健康、疾病关系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近年来随着治未病及个体化诊疗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被引入到失眠的研究中,从中医体质学说有关论述出发,综合阐述失眠的病因病机及其与失眠的关系,从中寻求有相同体质人群发病、传变和转归的特殊规律,为失眠的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作者:林宥廷;李玉梅;杨毅玲;田露;藏妍妍 刊期: 2013- 07

  • “神、魂、魄”理论在精神疾病辨治中的应用

    结合古代文献及临床应用经验,对中医“神、魂、魄”理论与精神疾病病机、证候的内在联系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临床为基础,从神、魂、魄的生理、病理及辨证用药等角度进行论述,认为神与主意识、魂与潜意识、魄与植物系统的功能相似并密切相关,因此临床诸多精神疾病出现的幻觉、妄想、强迫、躯体障碍等症状均可由神不安、魂不守、魄不宁等病机所导致,并提出养心安神、柔肝镇魂、益肾(肺)定魄、宣肺畅魄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对......

    作者:曲淼;唐启盛;孙文军;任熙 刊期: 2013- 07

  • 论儒家思想对《千金要方》的重要影响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文化范畴,孙思邈所生活的初唐扬儒抑佛,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孙氏自幼涉猎群书,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这在《千金要方》一书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仁者爱人、大医精诚等.在中国医学史上,孙思邈是第一个完整论述医德的医家,对儒家理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王潇潇;曾凤 刊期: 2013- 07

  • 基于肝藏象理论探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的机理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医家李东垣运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李东垣注重调补脾胃,以脾胃立论,并首倡阴火论.理解阴火产生的病机对于掌握气虚发热的本质,正确运用补中益气汤进行临床施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历代医家对于阴火产生的机理认识不一,各执一言.分析了当前对阴火病机的不同认识,从中医肝藏象理论出发,结合气机升降理论、阴阳五行理论深入剖析,提出阴火病机为脾气亏虚,清阳下陷,阳入于阴,肝阴阳失衡......

    作者:陈玉萍;马淑然;王庆国;赵燕;许筱颖;王乐鹏 刊期: 201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