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状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目的运用专家问卷调查的方法初步确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见中医证候要素的主要对应症状.方法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专家问卷,对全国8个省市20家医院及科研院所从事呼吸系统疾病工作的专家进行调查.问卷回收后,建立Epidata3.1数据库管理数据,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在分析专家对常见证候要素对应症状重要性程度评价的变异系数、均数、累积百分比的基础上,确定常见证候要素的主要对应症状.......
作者:于丽丽;王天芳;薛晓琳;赵燕;吴秀艳;焦扬;杜彩凤;于晓飞;姜尚上;屈凯;邓华亮;王庆国 刊期: 2011- 12
-
212例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在粗细、长短、迂曲程度及颜色方面的特点,探讨舌下络脉征象与冠心病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辨证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12例,采用结合比色卡的数码相机拍摄方法获取患者舌下络脉照片,根据舌象相关证候诊断学内容及量化标准,统计患者舌下络脉的粗细、长短、迂曲程度及颜色情况.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舌下......
作者:史琦;陈建新;赵慧辉;王伟;杨易;郑乘龙 刊期: 2011- 12
-
3种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从行为学及病理学两层面,对3种“二血管阻断法”拟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进行评价比较.方法实验分为再灌注后结扎组、再灌注组、降压并结扎组以及对照组,用Morris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中的目标区域穿越次数及中环区域活动比例评价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病理损伤.结果3种模型组间术后48h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0d时,3种模......
作者:马大勇;范吉平;朱陵群;韩振蕴 刊期: 2011- 12
-
基于脉动信息数字化的脉诊检测装置规范化探讨
从硬件参数标准、临床操作技术标准、信息的临床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中医类医疗器械脉诊检测装置的规范化.脉动信息采集系统相关标准的建立,为脉诊属性的数字化和量化提供了保障,同一类型的脉诊采集装置(如压力传感性脉诊仪)的相关硬件参数标准和生产流程标准可具有通用性.临床操作技术的规范化,使脉诊检测装置的操作有据可依,诊断设备操作技术标准的确立是该设备临床试验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脉诊“位、数、形、......
作者:赵兰平;牛欣;李海燕;朱庆文;杨学智;侯淑涓;徐艳如;穆建萍;张健 刊期: 2011- 12
-
三七皂苷在大鼠外翻肠囊中的吸收及与P-糖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有效组分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中的吸收特性及其与P-糖蛋白(P-gp)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三七皂苷有效组分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在肠液中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考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及不同转运方向对三七皂苷有效组分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大鼠小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并考......
作者:萨础拉;吕航;姜艳艳;巴寅颖;石任兵 刊期: 2011- 12
-
清肝化瘀方药含药血清对肝癌SMMC-7721细胞基因组学影响
目的从基因组学水平探讨清肝化瘀方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丙酮预处理对抗癌中药含药血清的基因组学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与基因组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肝癌患者服用清肝化瘀方药前的血清以及服药6周后的含药血清,将服药前后的含药血清用丙酮法进行预处理.将丙酮法预处理的含药血清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通过对基因芯片上的32050个探针组检测,分析全基因组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服药后血清与服药前......
作者:贺云妹;殷飞;姚树坤 刊期: 2011- 12
-
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中的“症状各自独立”
“症状各自独立”的原则,即“针对2种或2种以上表现的症状表述,原则上不宜合称为一症,否则难以正确反映病情.”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灵活理解和掌握这个原则,不宜将所有复合症状一律拆分表述.首先,对于某些拆分表述与否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的复合症状,尤其是对于古今理解有较大差异的表述,理应在训诂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的内容进行甄别,而目前训诂学的地位和作用却有所忽略.另外,复合症状术语不仅具有汉语语法......
作者:张志强;王永炎;盖国忠 刊期: 2011- 12
-
“类方”之内涵探析
“类方”是方剂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从词源和古今有关类方的叙述中探讨类方一词的含义及内涵.类方是对一定范围内的方剂进行分类以获得方剂之间异同性认识的产物,传统类方的相似性和源流性赋予其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属性.基于方剂学科的学术特点,提出类方是在药物组成和主治病证上具有某种相似性的一类方剂的观点,认为组成(配伍)和主治(方证)可作为类方相似的认识对象,其要素组合的维度可作为其相似度的把握;而从时空不同纬......
作者:冯石强;谢鸣 刊期: 2011- 12
-
中药寒热药性与环境生态相关性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回顾历代文献,古人多从“天人相应”整体观出发,以“法象药理”解释药性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并逐步将中药的性能与性状区分.现代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产地影响药性功效、外界环境影响药物代谢,中药药性的产生背景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同时,在生理上机体适应寒热变化,在病理上寒热变化影响着机体,药性的表达差异与机体状态的关系渐趋重要.总之,寒热药性包括了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体内、体外环境的变化对寒热药性表达都具......
作者:翟华强;王灵芝;孟繁蕴;王永炎 刊期: 2011- 12
-
决明子的化学对照品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研究
目的研究决明子的化学对照品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标准,为决明子药材及其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决明子药材用30%乙醇提取,采用溶剂法及硅胶、C18反相柱色谱法分离制备红镰霉素-6-O-β-龙胆二糖苷对照品.采用紫外光谱、质谱、氢谱和碳谱确认结构.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纯度检查,薄层色谱条件为硅胶G薄层板,3种不同展开剂展开;HPLC条......
作者:徐冬艳;姜艳艳;刘斌;章宸 刊期: 2011- 12
动态资讯
- 1 七味开心颗粒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
- 2 AANAT-褪黑素-松果腺在中医五脏调控理论中的作用
- 3 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机制与中医的经络藏象理论
- 4 方剂学科发展与思考
- 5 萎康胶囊对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大鼠胃黏膜形态学的影响
- 6 血管性痴呆患者证候学研究
- 7 芪参益气滴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ICAM-1表达的影响
- 8 试论“风药”止血作用及其机理
- 9 益气养阴方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超促排卵的影响
- 10 鳖甲消癥丸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 11 论五更泻不可忽视从肝论治的时间医学基础
- 12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中风危重症时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 13 基于西伯利亚远志糖A5、A6体内表征的开心散与远志及单体药代动力学关联分析
- 14 降温促发脑出血发病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的研究
- 15 论中医症状术语规范中的“症状各自独立”
- 16 老中医步玉如调脏腑治胃痛3法
- 17 枳术宽中胶囊对嗅球损毁大鼠抑郁症模型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18 葎草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组成性质研究
- 19 中药爽肤巾抗炎和收敛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 道地药材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