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普通型手足口病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常见证候与症状对应关系
目的:分析20年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文献,归纳其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常见证候与症状对应关系,以期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主题“手足口病”或者“手足口”和主题“中医”或者“证”作为检索词,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检索文献,剔除不相关文献,运用Epidata3.0软件建立规范数据库,运用SPSS17.0软件对症状/体征、证候和证素出现的频次和频率进行统计......
作者:张红梅;刘凯凯;张国梁;胡建鹏 刊期: 2016- 10
-
黄芩配方颗粒调控 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机制
目的:观察黄芩配方颗粒(SBFG)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05、0.1、0.2、0.4、0.8、1.6g/LSBFG组,共7组,不同浓度SBFG作用于HepG2细胞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SBFG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高内涵分析(HCS)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
作者:任艳青;田宇柔;牛丽颖;王鑫国 刊期: 2016- 10
-
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观察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对冰乙酸导致胃溃疡的影响,探讨其对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蒙药复方述达格-4有效部位组(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安胃疡组和西咪替丁组)、模型组、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冰乙酸致胃溃疡模型,模型成立后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14d,末次给药后24h处死大鼠,取胃组织检查溃疡指数、计算溃疡抑制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胃黏膜中一氧化......
作者:杜银飞;周昊霏;信莎莎;杨洋;董玉 刊期: 2016- 10
-
基于推理有效式的张仲景药物主治分析
以麻黄、桂枝、芍药、半夏为例,探求《伤寒杂病论》中药物主治。应用命题逻辑中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有效式———肯定前件式及否定后件式,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前件式以及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有效式确认《伤寒杂病论》中麻黄、桂枝、芍药、半夏的主治。发现麻黄治疗实证水肿;桂枝治疗大便不坚之小便不利;芍药适应于非虚寒性腹痛;半夏适应于呕吐。应用推理有效式的方法研究张仲景方剂中的药物主治所得出的结论更为直观、可靠,使......
作者:马思思;贾春华;郭瑨;庄享静;杨晓媛 刊期: 2016- 10
-
浅析《临证指南医案》角药配伍应用
角药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三味药配成一组,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这种配伍,相较“药对”,作用复杂[2]。“角药”一词,并非简单的药物堆积,虽未见诸中医典籍,但历代医生却广泛而长期地运用此药物配伍规律实践着,如临床中常用的“三仙”“三黄”“三仁”“三子”“三石”等诸药,对临证有重要指导价值[3]。......
作者:吴清梅;鲁玉辉 刊期: 2016- 10
-
糖尿病肾脏病的“形气神”论治
“形气神”理论是对《内经》重要的人体生理观的高度概括,统摄一切生命活动。形为气神之根,气为形神之用,神为形气之主,三者高度统一,功能相互依存。现有糖尿病肾脏病的中医治疗多集中在“治气”层次,“治形”层次未被重视,“治神”更被严重忽略。糖尿病肾脏病的论诒在“形”的层次上应填补真阴、益精补肾,在“神”的层次上应根据五脏形神一体理论治脏以达到调神目的,形、气、神同治是制定方药的重要原则。......
作者:柳红芳;张向伟;张先慧 刊期: 2016- 10
-
血管区理论对《素问·皮部论篇》解读的启示
“皮部”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的人体结构概念,在该书多处条文中均有提及。《素问·皮部论篇》是按照六经体系对人体皮肤分部进行专篇阐述的篇章,但是对皮部的理论研究鲜有开展。1987年澳大利亚学者Taylor基于解剖学发现提出了“血管区”理论,其论文中出现了类似的皮肤血运分区概念。通过比较两个理论的相似之处,发现“血管区”相关理论对于《素问·皮部论篇》相关理论的系统整理和深化认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
作者:刘斌;尤海燕 刊期: 2016- 10
-
中医脉诊起源--“脉”的医学知识衍生与脉诊学源流考
以《说文》为工具,通过对“脉”原字字形的解析,分析该字本义原指自然环境水系流布的道路,引申于中医学概念中用以描述人体气血循环的器官,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概念。系统整理古代史书以及先秦传世医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相关脉的内容,分析血脉、脉气、经脉、脉象、切脉不同概念在早期中医理论范畴的衍生与运用,综合比较,互证条目,指出“脉”字早见于战国初期的《国语》,古人通过对自然宇宙与人体的观察、......
作者:陈欣然;王天芳 刊期: 2016- 10
-
“心主神明”的内涵及现代科学依据
“心主神明”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贯穿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并指导临床实践。本文首先回顾了“心主神明”的渊源和内涵;重点阐述了“心主神明”的现代科学依据,认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大脑功能正常的重要基础,心脏的内分泌功能与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的焦虑抑郁,并有现代物理学和心脏移植的佐证;后说明“心主神明”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的有效性。“心主神明”的理论和科学依据提示,西......
作者:杨涛;赵明镜;王蕾;孟伟;韩小婉 刊期: 2016- 10
-
浅谈“温病忌汗”与“在卫汗之可也”之统一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起病急骤、热象偏重、传变迅速、易化燥伤阴,甚至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卫分证是温病的初起阶段,指温邪初犯人体,肺卫功能失调所表现出来的证候类型[1]。对于温病卫分证的治疗,古今医家各抒己见,却扑朔迷离,模棱两可,唯叶天士之言字字珠玑,其法在临床上可取得立竿见影之效。然而细细斟酌其言,却有相互矛盾之处。在《温热论》中,叶天士......
作者:席崇程;王彤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青椒素对肝癌大鼠锌铜代谢的影响
- 2 多元统计方法在建立证候诊断模型研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3 老年期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研究思路及社区模式初探
- 4 18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舌象与门静脉高压胃镜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 5 雷达图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探索
- 6 稳心颗粒抗实验性大鼠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 7 重肌灵对EAMG大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 8 凉血通瘀中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168例疗效观察
- 9 良附微乳和良附丸中高良姜素药代动力学比较
- 10 三七三醇皂苷对MCAO大鼠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
- 11 西洋参果浆发酵加工皂苷含量变化研究
- 12 健肾颗粒配合辨证施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 13 蜘蛛香中缬草素在不同溶媒中的稳定性研究
- 14 慢肝消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血清生化的影响
- 15 不同证候舌苔 HSP70、IL-8 mRNA 表达与胃黏膜 HP 感染和病理改变的关联
- 16 降脂通脉方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 17 同病异证荷瘤小鼠垂体G蛋白信号通路与激素表达的特征
- 18 “服药不饮茶”的文献考据
- 19 十八反中海藻甘草配伍使用临床研究文献中所涉及不良事件与反药同用情况分析
- 20 本经取穴调控偏头痛患者FAH基因、PTGS2基因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