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风病类、证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风病辨证类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中风住院病例,每例均有中医病类、证类诊断,同时有详细的颈动脉彩超检查报告.中风病类分中经络及中脏腑2类,证类分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7型.统计分析中风病类、证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中经络者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或轻度狭窄,在斑块性质上多为不稳定性斑块;中脏腑者多为中、重度狭窄或闭塞,在......
作者:王超;赵晖;付士地;王朝歆;杨玲 刊期: 2012- 07
-
紫暗舌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紫暗舌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中医舌诊图像专家智能分析系统(TY-SX3)”进行紫暗舌的鉴定,心梗后稳定期连续7d出现紫暗舌的患者被纳入紫暗舌组(63例),连续7d均为非紫暗舌的纳入非紫暗舌组(65例),并检测入选病例的心血管预后指标脑钠肽(BNP)和心率震荡(HR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紫暗舌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非紫暗舌患者(P<0.05);而紫暗舌患者的HRT明显减......
作者:王铭;苗立夫;张瑞麟;刘云宝;陈连凤;雷燕 刊期: 2012- 07
-
糖尿病脑卒中与非糖尿病脑卒中的中医证候特点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卒中急性期至恢复早期的中医证候特点演变规律,为中风病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公认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15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均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1994年)进行证候要素评分,探讨2组患者入院当天、发病第7天、第14天、第28天4个时点中医证候要素频数分布及分值演变规律.结果入院当天,风证、火热证、痰证占据较高频次,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
作者:陈路;陈志刚;占戈 刊期: 2012- 07
-
腹针和体针结合对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针和体针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本研究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入选病例分成腹针组30例、体针组31例、腹针和体针结合组31例,根据腹针理论的取穴原则,选取腹针的腧穴并使用一定的针刺手法进行治疗,对照观察神志、语言、上肢瘫、下肢瘫等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次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3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
作者:李建媛;罗道珊;符健;张丽;曹于;杨京慧;虞成飞 刊期: 2012- 07
-
过量使用含汞中药外用制剂引起的肾功能指标改变与肾脏病理形态学的关系
目的研究经大鼠溃疡皮肤反复给予含汞中药制剂引起的肾功能指标改变与肾脏病理形态的关系,为临床监测含汞制剂的安全性及明确诊断肾脏损害阶段提供依据.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8组:皮肤破损组,溃疡模型组,基质组(凡士林)及5个中药剂量A、B、C、D、E组(1.219、0.609、0.305、0.152、0.076g/kg).连续给药14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脲酶法检测血清......
作者:王乐平;董建勋;贺蓉;李建荣;罗玲;林含;张旭辉;赵光明;李媛 刊期: 2012- 07
-
黄芪注射液对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2次打击大鼠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探讨黄芪对不同复苏液体复苏后MODS中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RL组)、7.5%的高渗盐水和6%的羟乙基淀粉混合液复苏组(HTH组),HTH组中分为复苏后未注射黄芪组(HTH1组)和复苏后注射黄芪组(HTH2组).RL组和HTH组复制大鼠MODS复苏的动物模型,HTH2组腹腔......
作者:陈骏;段绍斌;杨东鹰;居来提;史志涛;吾买尔;刘郁;张增峰 刊期: 2012- 07
-
西风东渐影响下的中药变革
西风东渐起于明末,兴盛于清代,而渗透、影响至社会各阶层则出现在民国.民国时期中药独立形成一门学科,在西方现代科学研究的理念指导下,中药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目的不同,研究内容不一,研究方法差异,又派生出不同分支学科,如生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中西药并用在临床诊治方面也开始进行尝试.西风东渐之后日本汉方医学被西方医学取代,中医药在中国陷于低谷又逢机遇,新中国之后获得新生并得以大力发展,取得诸......
作者:万芳;钟赣生;黄齐霞 刊期: 2012- 07
-
“肝藏血、主疏泄”应五时而变的机制探讨
人体的五脏是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而变化的时间自稳调节系统.五脏应五季之生、长、化、收、藏之气而分别主五时.在这一系列转化过程中,肝是五脏应时而变的内在推动力,主令于春,在其他季节转化成主时之脏的应时而变,从而发挥五脏应五时的功能.肝应五时而变是多网络多层次的复杂联系.这一理论指导着临床肝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康复.......
作者:杨阳;马淑然;王庆国;张明泉;路广林;蒲晓田;米雪峰;肖遥 刊期: 2012- 07
-
鬼箭羽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鬼箭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鬼箭羽药材用50%乙醇提取,AB-8大孔树脂纯化,利用硅胶、凝胶SephadexLH-20、聚酰胺柱色谱反复进行分离纯化,经理化常数测定,结合各种光谱、波谱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鬼箭羽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1)、蒙花苷(2)、柚皮苷(3)、儿茶素(4)、原儿茶酸(5)、二十六烷酸(6)、木栓酮(7)、表木栓醇(8)、β-谷甾醇(9).结......
作者:巴寅颖;石任兵;刘倩颖;张兰珍 刊期: 2012- 07
-
慈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慈菇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合用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慈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天同时灌胃异烟肼(50mg/kg)和利福平(50mg/kg),2h后分别灌胃蒸馏水、低剂量(5g/kg)、中剂量(10g/kg)和高剂量(15g/kg)慈菇,每次灌胃20mL/kg,每天1......
作者:廖艳;孙奇;彭桂英;李根茂;葛东宇;林殷 刊期: 2012- 07
动态资讯
- 1 不同体质MRL/lpr狼疮鼠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及蛋白质的表达
- 2 从急性脑缺血诱发心肌缺血损害探讨毒损脑络及心络机制
- 3 通痹灵对CIA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表达作用的比较研究
- 4 异病同治,辨主证为要
- 5 崩漏治验3例
- 6 基于降脂宁调脂抗氧化有效部位HPLC指纹图谱的多指标成分定量方法研究
- 7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远志总皂苷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 8 痰瘀同治对脑梗死急性期t-PA、PAI影响的临床观察
- 9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动物模型的建立
- 10 周霭祥教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
- 11 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血管炎性疾病举隅
- 13 辨证循经注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联合中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14 娑罗子抑酸作用机理研究
- 15 毒相关名词历史沿革
- 16 脑络康缓释胶囊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 17 防风多糖对升麻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转化的影响
- 18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中医证候及体质的相关性探讨
- 19 兴阳丸治疗肾虚湿阻型阳痿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 20 针刺联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多巴胺神经元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