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8年第5期文章
  • 培元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培元通络方对糖尿病肾脏病(DKD)IV期临床疗效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培元通络方治疗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AS软件随机程序,将106例DKD-IV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培元通络方颗粒组)和对照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53例,实际完成9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培元通络方颗粒,对照组予尿毒清颗粒,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血肌酐(......

    作者:刘洪;熊维建;黎颖;钟凌云;周小莉;郑新 刊期: 2018- 05

  • 基于临床研究的糖尿病肾脏病预测量表的研制

    目的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糖尿病肾脏病(DKD)进展预测量表,以期为临床提供简便可靠的DKD进展预测方法.方法将纳入的DKD患者按照分期标准分为微量蛋白尿期258例和显性蛋白尿期234例.比较2组基本信息、测量指标、实验室指标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得到以西医指标和中医证素为变量的回归方程,运用决策树分类法,将方程中的连续型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建立DKD进展预测......

    作者:柳红芳;姜旻 刊期: 2018- 05

  • 活血解毒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炎症标记物和血脂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常规他汀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上冠心丹参滴丸+穿心莲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血清炎症标记物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40例介入术后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用他汀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丹参滴丸和穿心莲片,用药30d.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作者:郭明;高铸烨;王培利;史大卓 刊期: 2018- 05

  • 不同舌苔胃癌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模式研究

    目的探索不同舌苔胃癌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模式.方法临床收集134例不同舌苔的胃癌患者和93例不同舌苔的非胃癌人群,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多因素关联分析舌苔类型和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舌苔胃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α(IL-17α)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军峰;张李唯;吴娟;辛欠欠;董伟;王瑞平;詹瑧 刊期: 2018- 05

  • 山西省痢疾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SARIMA)模型分析预测山西省痢疾发病率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痢疾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R3.3.1对山西省2004年1月—2013年12月痢疾月发病率资料进行建模,并以2014年痢疾月发病率资料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山西省痢疾月发病率,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序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范围为0.909%~35.575%,平均相对误差为1......

    作者:韩玲;颜隆;郝宇;科尔沁夫;王鸿;贺娟 刊期: 2018- 05

  • 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用药特征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临床用药规律,分析糖尿病黄斑水肿中药辨证施治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的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文献,使用Excel2007建立药物数据库,采用IBMSPSSStatistics20进行基础数据分析、频数统计分析,采用IBMSPSSModeler14.1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建立关联分析模型,进行中药处方的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治疗DME核心药......

    作者:胡元春;接传红;吴正正;蔡文静;王建伟 刊期: 2018- 05

  • 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活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扶正剔邪搜络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血管新生活动的影响,探索扶正剔邪搜络方发挥治疗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32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气管插管推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24h后,治疗组按0.67g/(kg·d)的剂量以扶正剔邪搜络方混悬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7、14、21......

    作者:张宁;郑丰杰;吴华阳;王町囡;闫玉琴;刘若琳;高誉珊;张淑静;苏惠萍 刊期: 2018- 05

  • 浅析温病初起辛温与寒凉配伍应用的发展规律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

    作者:王云辉;于河;郑子安;司庆阳;刘铁钢;谷晓红 刊期: 2018- 05

  • 以类平均聚类法分析不同产地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含量及影响因素

    目的测定16批不同产地土贝母中土贝母苷甲含量,确定土贝母含量高的产区,分析影响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版土贝母药材含量方法测定土贝母苷甲;以土贝母苷甲含量为指标用类平均聚类分析法将产地来源进行分类.结果不同产地土贝母中苷甲含量在1.234%~3.174%范围内,符合药典要求;聚类分析可将16个产地分为4类,来自商洛、汉中的一类药材苷甲含量高.结论温度和湿度可影响土贝母药材质量.温度......

    作者:谭宁;陆洋;薛宇涛;李彦萍;曾滟棱;杜守颖 刊期: 2018- 05

  • 地骨皮中咖啡酰丁二胺、地骨皮乙素和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地骨皮中咖啡酰丁二胺、地骨皮乙素与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方法建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咖啡酰丁二胺、地骨皮乙素与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为WatersXbridge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甲醇-0.0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30℃.结果地骨皮药材采用100倍量的70%......

    作者:苏磊;姜艳艳;陈路晓;刘静;刘斌 刊期: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