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方法对119例脑血管病偏瘫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77例脑血管病偏瘫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119例,应用中药、针灸、推拿、熏洗加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以痉挛的Ashworth评定、简式Fugl-Meyer评价和Barthel氏ADL指数为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缓解上肢痉挛的总有效率为49.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痉挛、运动......

    作者:李宗衡;张华;邹忆怀;张文生;金贺;耿庆文 刊期: 2006- 02

  • 应用差异显示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及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证候基因组学研究方法.方法临床选择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采用外周血mRNA差异显示结合反向Northern法,筛查病证结合证候相关基因,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差显出现95条差异条带,经反向Northern后得到28条真实差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去除相同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中有5条与人类98%以上同源的基因序列,经相关文献资料和临床验证结果分析,它们与冠心病血瘀证病理改变密切相......

    作者:杨保林;王阶;姜燕 刊期: 2006- 02

  • 132例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总结

    目的回顾性总结132例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方法132例均分型口服中药,中医治则主要是祛痰化瘀、祛风通络、散结润肺,同时口服本院院内制剂肺瘤平膏,15g/次,3次/d.中药治疗同时全部病人接受化疗,方案以COA、COME、EP、CAP为主,一般2~3周期后与其他方案交替使用.其中53例配合局部放疗,放射总量:40~70GY.结果随访至2004年12月30日,存活19例,失访20例,死亡93......

    作者:贺用和;董海涛;林洪生;朴炳奎 刊期: 2006- 02

  • 六君子加减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Okabe氏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d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NO、NOS以及E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大鼠胃组织E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六君子大剂量组与两西药组相......

    作者:张学智;李超波;梁文郁;李江;杨晋翔 刊期: 2006- 02

  • 清开灵注射液对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目的以缺氧、缺糖再给氧为模型,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和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缺氧、缺糖5h再给氧3、12、24h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形态学观察也发现大量神经细胞的染色质凝聚、核碎裂、凋亡小体产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均显著降低,随再给氧时间的......

    作者:庞鹤;朱陵群;王硕仁;牛福玲;崔巍 刊期: 2006- 02

  • 痹康饮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继发病变关节X线放射学和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作用.结果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程度痹康饮合剂组小.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

    作者:张国恩;杨德华;钱玉中;胡冬菊;姚筱梅 刊期: 2006- 02

  • 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IL-1β及IL-1βR的表达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1β受体(IL-1βR)的表达,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CCl4所致2、4、6、8周肝纤维化模型及对照组大鼠肝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和IL-1β及IL-1βR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IL-1β及IL-1βR无明显表达;2周模型组病理变化以炎症及肝细胞变性为主,肝组织细胞......

    作者:庞奕晖;郭顺根;李志强;江涛 刊期: 2006- 02

  • 论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体质理论的贡献

    几千年的中医学发展历程中,在对体质现象的认识与研究方面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其中,为中医体质理论的源头,为体质理论应用的开端[1],秦汉以后长期的临床观察与应用,为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从资料中可以发现,晋隋唐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的积累时期,宋金元时期是体质理论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的应用与创新时期.......

    作者:王东坡 刊期: 2006- 02

  • 三阴三阳系统与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理论,是中药学发展的基础,是中医和中药联系的纽带.本文从阴阳学说出发,在阐述三阴三阳系统的内部作用机制及其与中医基础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药药性的系统学意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发展的方法学基础,从而为中药组分配伍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形式,并为中医药基本原理在现代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作者:王耘;张燕玲;郭亦然;刘颖;乔延江;王永炎 刊期: 2006- 02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风色原酮部位中4种成分含量

    目的建立防风色原酮部位中4种成分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ZorbaxC18柱(4.6mm×150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升麻素苷平均回收率为102.56%、102.12%和95.50%,RSD分别为2.24%、1.33%和0.48%(n=5);升麻素平均回收率为9......

    作者:姜艳艳;刘斌;石任兵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