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6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仪(GOLD)方案根据病情轻重程度给予个体化治疗,治疗组46例在与对照组等同使用西药的基础上服用益气活血化痰法中药复方.评价两组病例治疗前后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层粘......
作者:冯淬灵;武维屏;武红莉;苏惠萍;周冠芬;关秋红 刊期: 2007- 06
-
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与症状体征之间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免疫学指标、外周血组分和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坦桑尼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AIDS)的病例资料249例,对其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LY%,CD4+、CD4+%、CD8+、CD8+%、CD4/CD8+以及11项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CD4+分组LY、WBC3组之间两两差异极显著,LY%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作者:关静;李峰;王健;刘颖;焦莹;刘洋;丁洋 刊期: 2007- 06
-
中药含漱液对固定矫治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简便有效易于矫正患者接受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方法从正畸门诊患者中随机选择需做正畸治疗患者,将患者分为中药含漱液组和蒸馏水对照组,每组30例.利用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评价中药含漱液对口腔卫生健康维护的作用.结果固定矫治器放置后第4周、8周中药组较对照组PLI、BI、牙周探诊深度(PD)均有明显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
作者:崔祥生;王家艳;张栋梁 刊期: 2007- 06
-
156例脂肪肝的中医证候学研究
目的研究脂肪肝(FLD)的症状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横断面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全面收集FLD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症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名前4位的症状和体征为肢体倦怠、体胖、胁肋不适、腰膝酸软;前3位的脉象是脉弦、细、滑.在临床证候群中,脾虚肝郁占46.79%、痰湿中阻占30.77%、肝肾不足占27.56%、痰瘀互结占22.44%等;证候与临床严......
作者:吕英;吕建阳;王新月 刊期: 2007- 06
-
基于影像学技术的脉位属性形成机制研究
目的应用现代影像学方法,即时、直观、定量研究脉位属性的形成机制.方法选择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青年,采用成熟的脉位浮变、沉变无创造模方法,应用NX-8型可视化脉动信息采集分析仪、MagnetomAvanto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寸口桡动脉血管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及整体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脉位浮变时寸口桡动脉明显扩张,其横截面的直径......
作者:牛淑冬;牛欣;杨学智;司银楚;李海燕;朱庆文 刊期: 2007- 06
-
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诊断集成技术研究策略
脉诊与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应用现代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集成多物理量传感器的脉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研究、舌诊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研究,通过对数字化的四诊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提出基于脉诊、舌诊信息提取与识别为主的诊断信息集成技术研究策略.......
作者:朱庆文;牛欣;杨学智;司银楚 刊期: 2007- 06
-
扶正解毒汤含药血清对镍转化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方法,研究灌服中药扶正解毒汤后兔血清对镍转化细胞(Nt16HBE)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扶正解毒汤血清作用于Nt16HBE细胞7d,分别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F)法、流式细胞仪(FCM)及TRAPPCR-ELISA法检测扶正解毒汤血清对镍转化细胞增殖及其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端粒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10%体积分数的低、中、高剂量扶正解毒汤血清对Nt16HBE细胞增殖及......
作者:吕晓云;朱玉真;蒲晓丽;赵健雄;孙应彪 刊期: 2007- 06
-
丹参单体对TNF-α诱导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NF-Κb和ICAM-1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单体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VSMC;RT-PCR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VSMCICAM-1mRNA和ICAM-1蛋白的表达;细胞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TNF-α上调VSMC......
作者:范英昌;姜希娟;赵桂峰;卢斌;杨琳 刊期: 2007- 06
-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始自生理学家Mosso[1].一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从生理、生化等不同角度对运动性疲劳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种假说.......
作者:张蓉;李峰;骆斌;王蕾;李珩;宋月晗 刊期: 2007- 06
-
防风色原酮部位中总色原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防风色原酮部位中总色原酮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磷钨酸钼-硫酸锂比色法测定总色原酮含量:以亥茅酚为对照品,磷钨酸钼-硫酸锂为显色剂,在pH值为10.6的缓冲溶液条件下显色.结果亥茅酚在8~56μg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2034X-0.0021(r=0.9998).亥茅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1.97%(n=6).结论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
作者:姜艳艳;刘斌;石任兵;王玲玲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都梁滴丸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 2 加味青麟丸对老龄大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 3 芪枣养心中药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临床研究
- 4 中医骨伤手法“手摸心会”理论的认知心理学视角解读
- 5 中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体会
- 6 尚德俊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经验
- 7 中药2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 8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初步工艺研究
- 9 肺癌病人生活方式与早期症状及经治医生调查问卷研究
- 10 HPLC法测定参芍心欣方有效部位中芍药苷含量
- 11 老年肺炎患者营养状况探讨
- 12 益肾活血剂合并骨膦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 13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SE影响的实验研究
- 14 针灸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
- 15 基于α频带脑电功率时序特征分析意境作业的静心安神效应?
- 16 天丝饮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IDO的调节
- 17 “三热论”方对糖尿病小鼠血管并发症影响因子的实验研究
- 18 丹栀逍遥散对广泛性焦虑大鼠Papez环路内细胞凋亡的影响
- 19 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复方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
- 20 对中医学阴阳内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