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
  • 中药莪术油-N-CWS复方载体栓剂抗HPV感染防治宫颈癌的研究

    相比,使用莪术油-N-CWS复方载体栓剂简单、方便,有效,降低了治疗成本,节约了患者的时间与开支.......

    作者:迟源;李巨 刊期: 2009- 06

  • 干燥综合征从燥毒瘀辨证论治

    对燥、毒、瘀相互关系在发病中作用的正确认识贯穿本病辨证论治的始终,治疗上也应当重视解毒清燥、活血化瘀法的运用.......

    作者:朱跃兰;侯秀娟;韦尼 刊期: 2009- 06

  • 门成福教授治疗女性不孕症用药经验分析

    门成福教授曾为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之一,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师从门老师,聆听教诲,今采用现代统计学中聚类分析方法将门老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建设;孙自学;门波;李晖;王春霞;陈朋飞 刊期: 2009- 06

  • 毒热平注射液对FM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

    ;显著降低小鼠的肺指数,大剂量组(P......

    作者:曾郁敏;贾翎;邱泽计;吴珺;顾立刚 刊期: 2009- 06

  • 甲宁方对甲状腺刺激抗体诱导FRT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剂量时作用显著(P......

    作者:梁苹茂;王学文;范春来;薛婧;白君伟;白璐;于光;刘倩;王志奇;刘双 刊期: 2009- 06

  • 疏肝方、健脾方、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IL-2、IL-6及T淋巴细胞增殖率的影响

    巴细胞增殖率均见显著性降低(P......

    作者:王玉杰;谢鸣;阎玥;王旭丹 刊期: 2009- 06

  •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判定标准的建立

    动物的微观等效对应、证候临床诊断标准中的宏观指标在模型动物的微观等效对应及关联的方法.......

    作者:赵慧辉;郭书文;王伟 刊期: 2009- 06

  • 从络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用药规律初探

    ,初析其用药规律如下.......

    作者:范逸品;宋雨婷;梁跃;陈洁;张梦 刊期: 2009- 06

  • 酒精性肝病中药复方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分析现代运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中医治法特点.方法收集国内近20年临床报道使用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文献46篇,统计分析其用药类别及使用频次、主要药物.结果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理气药等具有较高的使用频次,丹参、柴胡、茯苓等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药物.结论酒精性肝病以气、血、痰相互搏结为主要病机,治疗多采用活血行气、清热利湿等法,常用活血化瘀药、利......

    作者:苗彦妮;钟赣生 刊期: 2009- 06

  • 药物组合结合病机理论探索证内涵的新思路

    1证本质研究的现状证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既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临证的重要依据.中医的理、法、方、药都是围绕证来展开的,法随证立,方从法出.有关证本质的研究,多局限于西方医学的还原分析的方法,目的为了寻求证的特异性指标或金指标,揭示证的本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原来的结论一一被否定,研究者们发现原本预期的一些证的特异性指标在其他证当中也表现出同样的结论,特异性变成了普遍性.证本质研究的复杂性......

    作者:郭文娟;烟建华 刊期: 2009-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