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治疗 IV 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通络中药对IV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中药组加益气养阴消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加厄贝沙坦治疗,总观察期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Alb)、24h尿蛋白定量(U-pro/24h)、血肌酐(Scr)、尿素氮(......

    作者:郭倩;陈志强;方敬;白璐;王月华;郭登洲;王元松;周潮;张江华 刊期: 2016- 09

  • 消渴(糖尿病)古今用药对比研究

    目的:发掘古今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糖尿病)的首选药、常用药、首选药对、常用药对,为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和中药新药研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通过“九九中医资讯网”共享数据库系统,分别检索古代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和现代中药品种治疗糖尿病的用药情况,采用频次、逻辑分析、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分析数据,获得古今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症(糖尿病)的首选药、常用药、首选药对、常用药对。结果现代中成药首选药为黄芪、......

    作者:赵磊;慕杨娜;梁茂新 刊期: 2016- 09

  • 2017首届世界浮刺针灸学论坛征文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6- 09

  • 清热化湿祛瘀法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清热化湿祛瘀中药清肾颗粒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组人群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方案的2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136例,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具有清热化湿瘀功效的清肾颗粒,每次1袋(10g),口服每日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疾病总有效率为79.41%,优于对照......

    作者:王亿平;王东;李传平;刘诗富;金华;吕勇;胡顺金;任克军;魏玲;茅燕萍 刊期: 2016- 09

  • 脾胃病患者出生与发病时间的干支运气模式研究

    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法对1347例脾胃病住院患者出生及发病日期的五运、六气各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并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其间差异性。结果脾胃病患者出生时的司天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出生在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之年者罹患率高。脾胃病患者发病时的天干、岁运、司天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水运年,尤其是水运太过的丙年,以......

    作者:张轩;刘忠第;贺娟 刊期: 2016- 09

  • 基于神经保护探讨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损伤的多靶点作用机制

    目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阐释补阳还五汤在神经保护方面抗脑缺血损伤的多靶点作用机制。方法以补阳还五汤为研究载体,收集各味中药的成分及其代谢产物,选择通过保护神经元从而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5个谷氨酸受体的7个活性位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筛选上述化学成分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川芎哚和芍药新苷等大多数成分可同时作用于2个或2个以上的谷氨酸受体活性位点,体现补阳还......

    作者:路芳;蒋芦荻;陈艳昆;雒刚刚;刘芳;李贡宇;张燕玲 刊期: 2016- 09

  • 脾虚证大鼠骨骼肌变化及中医补脾类方的作用比较

    目的:观察脾虚证模型大鼠骨骼肌肌力变化及中医补脾类方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脾虚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4周。造模2周后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脾虚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健脾升阳的补中益气汤组、健脾的四君子汤组、健脾渗湿的参苓白术散组);于造模第15天,中药各组大鼠分别按4.05g/(kg·d)给予各干预方(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灌胃;模型组和......

    作者:张广霞;刘碧原;张媛凤;谢鸣 刊期: 2016- 09

  • 辛通畅络疏利祛浊法治疗大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研究

    目的:观察以辛通畅络、疏利祛浊法中药对大鼠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次阿奇霉素尾静脉注射方法复制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按体重均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5只。各组动物于造模第9周末开始给药,西药组予贝那普利,中药组予辛通畅络疏利浊方药,连续8周。于实验的第1、4、8周末测大鼠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含量,并进行光镜......

    作者:赵晰;杨洪涛;李蔓;李洁;徐冰 刊期: 2016- 09

  • 浅谈抑郁症与“肝阳气虚”的关系

    通过对抑郁症与中医郁症概念的分析,总结和探讨抑郁症的相关病机理论,指出现代抑郁症的概念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医郁证的范畴,并进一步指出中、重度抑郁症中核心病机肝阳气虚被忽视的原因。同时,对中、重度抑郁症的病机结合肝阳气虚的理论进行解读,指出从肝阳气虚对抑郁症诊治的思路。......

    作者:宋明;陈家旭;侯雅静;王方方 刊期: 2016- 09

  • “精明之府”新论

    从天象入手,通过中医学象思维思辨方法,结合天人相应的理念,对“精明之府”进行了新的探讨,分析了精明的内涵,阐释了《内经》对脑的认识,指出精明之府实指头面感觉,是一种功能象,并非特定的解剖形态,是与自然天象相对应的人体之象。通过新的视角分析中医学经典问题,对梳理中医理论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庆岩;颜培正;相光鑫;张庆祥 刊期: 2016-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