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1年第01期

参麦液加丹参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

赵辉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参麦液, 丹参液, 益气活血法
摘要:自1998年11月~2000年3月,我们用参麦液加丹参液治疗了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 常用中药丹参液进行了对比观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均发病在1个月内,有脑血管发病过程及神经系统定位损害体 征,具有语言功能障碍及肢体肌力在Ⅰ~Ⅳ级之间,并经头部CT确诊。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 病史。  临床分组:治疗组64例,为单纯性脑血管病,其中多发性脑梗塞38例,单灶性脑梗塞26例。 男 性48例,女性1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4岁,病程2周~6年,平均病程1.5年。 对照组:2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多发性脑梗塞14例,单灶性脑梗塞8例。男性16例,女 性6例,年龄48~70岁,平均年龄59.2岁,病程3周~7年,平均病程1.3年。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参麦液3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丹参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 脉点滴每日1 次。对照组:丹参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每日1次。(以上药品均为正大 青春宝 药业公司提供)。两组均为4周1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主要以言语功能和肢体恢复为 主要指标),脑CT,血脂指标,血压,心电图。统计学处理:χ2检验。3 结果3.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言语清楚,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好转:能理解或表达意图,肢体肌力提 高Ⅰ级以上。无效:症状元明显进步。3.2 结果  治疗组64例中治愈40例,占66.67%;好转20例,占31.25%;无效4例,占6.25%;总有效60例,占93、75%。对照组22例中治愈8例,占36.36%;好转10例,占45.45%;无效4例,占18.18%;总有效18例,占81.82%。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  (1)治疗前后脑CT动态观察:治疗组CT密度改善好转者34例;病灶范围缩小者18例;病灶完全消除者4例;无改善者8例;总改善56例,占87.50%。对照组CT密度改善好转者10例;病灶范围缩小者4例;无效8例;总改善14例,占63.64%。两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2)血脂:治疗组治疗前胆固醇(CT)和甘油三脂(TG)分别为(3.78±0.72) mmol/L和(2.14±0.32) mmol/L,治疗后分别为(3.02±0.68) mmol/L和(1.68±0.54)mmol/L,下降率为17.67%和21.50%。对照组治疗前TC、TG为(3.80±0.76) mmol/L和(2.08±0.46)mmol/L。治疗后(3.50±l.08)mmol/L,(1.84±0.68)mmol/L,下降率为10.53%和11.54%。下降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3)血压: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23.73±4.53)和(14.93±3.20)kPa, 治疗后分别 为(19.47±3.73)和(11.20±2.93)kPa,下降率为18%和25%。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 和舒张压分别 为(23.33±5.07)和(15.20±3.33)kPa,治疗后为(20.00±4.80)和(13.07± 3.47)kPa,下降率为14%和16%。治疗后降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4)心电图观察:治疗组出现ST-T改变54例,治疗后ST-T改善者51例,改善率95.00%;对照组ST-T改变者18例,治疗后改善者13例,改善率72.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视察中还发现治疗组2周下床活动者51例(79.69%);而对照组2周下床活动者仅4例(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