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7年第11期文章
  • 阳虚体质理论与科学实证

    阳虚体质以虚寒表现为特征,在偏颇体质中位列第三.从形成原因、生理及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发病倾向、调体方药等方面,结合近10年来在阳虚体质方面研究成果作为实证依据,对阳虚体质的理论进行梳理.发现了阳虚体质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开展阳虚体质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雅楠;王均衡;殷雨晴;李雨丝;李英帅 刊期: 2017- 11

  • 论五更泻不可忽视从肝论治的时间医学基础

    关于五更泻的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所致,并称之为“肾泄”,临床也多以四神丸为基础方治疗.在深入学习和思考后,站在时间医学的角度来看,五更泻病本虽不离肾,但充分地认识肝对五更泻发病的影响,是治疗的关键.五更时在寅卯,寅卯在五行属木,属少阳之气,五更之时,少阳之气萌动,当脾土不足之际,逢五更则木旺克土,土愈衰而泄泻作.......

    作者:毛佩;张宇忠 刊期: 2017- 11

  • 浅谈朱丹溪与张景岳痰饮思想之异同

    古代许多医家都对痰饮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中以朱丹溪的痰饮学说为著名,对后世影响颇大.张景岳深得朱丹溪学说之精髓,却又敢于创新,结合临床经验在朱丹溪痰饮学说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独特的见解,对痰饮论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研究《丹溪心法》和《景岳全书》等著作中关于痰饮的阐述,结合两者的学术思想与特点,对两家痰饮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整理出两家治痰的异同,望能更好认识痰饮学说的精髓和真谛,指导临床上......

    作者:席崇程;刘齐;张杰;王彤 刊期: 2017- 11

  • 基于高分辨液质联用技术的不同产地鲜丹参药材品质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合理评价鲜丹参药材品质.方法采用LTQ-OrbitrapXL高分辨质谱仪测定全国7个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中5个丹酚酸类和12个丹参酮类成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小二乘法分析(PLS).结果同一产地新鲜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基本一致,不同产地新鲜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湖北产区丹参的丹酚酸类成分含量高,四川和河南产区丹参的丹参酮......

    作者:邵远洋;徐国杰;晋小雁;刘思琦;张弛;王娟;马双双;张彩娟;邱敏懿;刘春生;王学勇 刊期: 2017- 11

  • 骆驼蓬多糖提取及对秀丽隐杆线虫多聚谷氨酰胺聚集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骆驼蓬多糖提取方法及对秀丽隐杆线虫株AM141肌肉细胞中多聚谷氨酰胺(PolyQ)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分级醇沉法对骆驼蓬多糖进行提取,并用苯酚-硫酸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将骆驼蓬多糖加入培养基中,取样统计成虫肌肉细胞中PolyQ-YFP聚集所形成荧光点数目,以此评价骆驼蓬多糖对秀丽隐杆线虫株AM141中PolyQ聚集的影响.对活性较好的60%乙醇沉淀组分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和活性再评价.结......

    作者:全庆华;姬瑞芳;袁将;王加利;刘一冰;邹媛;郭晓宇;张伽妹;刘永刚;高增平 刊期: 2017- 11

  • 从宋校《千金要方》管窥宋代中医学术思想之演变

    通过对《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中药治疗方法的逐一比对,发现宋人或依据主治病证、或根据宋代对病因与疾病分类认识的变化以及对方药功效新的理解等,对原书中药治疗方法的编排次序进行了全面调整.这种对中药治疗方法归属类别的重新划分,体现了宋代对中药治疗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化;一方面使《千金要方》的治疗体系更为系统规范,另一方面使全书的学术框架更为严谨,从中可见宋代中医学术思想之演变.......

    作者:李楠;曾凤 刊期: 201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