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癌证候与病位病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运用Microsoft关联规则算法探讨肝癌证候与病位、病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1042例原发性肝癌病例,采用MedcaseV3.2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建立肝癌证候与病位、病性的关联规则模型,对肝癌病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癌以右胁痛、右上腹痛、腹胀、腹膨隆、腹水、目黄、纳呆恶食、倦怠乏力、舌苔腻、脉弦等症状较为常见;与肝、脾、胆等病位密切相关;与气虚、气滞、......
作者:史话跃;吴承玉 刊期: 2017- 10
-
裸鼠盲肠黏膜下注射HCT116细胞建立结肠癌原位种植及转移模型的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稳定的裸鼠盲肠黏膜原位种植癌及转移模型.方法将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注射接种于裸鼠盲肠黏膜下,HE染色及人癌胚抗原(CEA)免疫组化检测接种后不同时期的盲肠原位瘤,腹腔淋巴结、肝、肺组织转移情况.结果盲肠接种HCT116细胞后2周,90%裸鼠均长出直径2~5mm的盲肠原位瘤;接种后4周开始有腹腔淋巴结转移,12周时淋巴结转移率100%;接种10周时见肝、肺有转移,1......
作者:王容容;李勇敏;王其美;蒋益兰;谭小宁;简小兰;杨晓 刊期: 2017- 10
-
补肾生血解毒方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淋巴细胞分化及血液学参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解毒方对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小鼠淋巴细胞分化及血液学参数的影响.方法以60Co-γ射线照射结合异源免疫细胞尾静脉注射致小鼠骨髓造血抑制模型,阳性对照药物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中药补肾生血解毒方干预治疗,连续给药28d.分别于第7、14、21、28天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给药结束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中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比率......
作者:李雪;韦翊;邓培颖;董玢;金秋硕;柴立民 刊期: 2017- 10
-
丹枝饮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小鼠JNK信号传导通路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建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小鼠模型,通过观察丹枝饮对IL-6、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MIP-2)表达影响,以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为观察指标,探讨丹枝饮药理作用及JNK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雌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丹枝饮组及阿司匹林组.采用官腔种植鼠衣原体方法建立......
作者:许琳;庄雨龙;金哲 刊期: 2017- 10
-
乳腺癌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益气活血法的干预研究
目的建立气虚血瘀证乳腺癌荷瘤4-T1小鼠模型,并予益气活血中药干预,分析在气虚血瘀状态下中药干预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荷瘤组、气虚血瘀证荷瘤模型组(复合模型组)、复合模型低剂量组、复合模型中剂量组、复合模型高剂量组.单纯荷瘤组小鼠注射4T1单细胞悬液,复合模型组在单纯荷瘤组基础上注射利血平.从实验第15天起,复合模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
作者:郑翔;郭勇;李妍 刊期: 2017- 10
-
中医身体观及其运动养生思想
与传统儒家和道家身体观相比,中医身体观突破了以往“即身言心”和“观念大于身体”的身道传统,将生物性身体置于本体地位.中医身体观可划分为侧重生理结构的“解剖的身体”、侧重身体运行规律的“气化的身体”和侧重情感状态的“情志的身体”三个面向.解剖的身体与致病“不内外因”相合,反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活动,倡导规避风险的运动安全观;气化的身体与致病“外因”相合,反对不顾节气运行规律的体育活动,倡导因时而动......
作者:李有强 刊期: 2017- 10
-
中医学与汉方医学的合方源流诠解及其临证思维比较
以中医学的“气血津液”理论与汉方医学的“气血水”说的异同为出发点,比较中医学与汉方医学合方的思维与处方特点.中医学合方多针对病机复杂的疾病,且对原方用药与剂量有所调整,呈现出“复方多法”的思维;日本汉方医学重视“方证相对”,以此辨别具有针对性的证候与腹证,合方运用以数个方证并存为主要依据,对用药剂量与比例有严格规范.......
作者:王进 刊期: 2017- 10
-
论经筋理论的整体观
目前对经筋实质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多基于解剖学手段,缺乏中医整体思维观.通过探讨外在之自然、脏腑与内在之经筋之间的内外整体关系,经筋与气血在运行、功能、系统上必然的内在整体联系,以及基于功能力线分析经筋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角与隅相互联系平衡的结构整体观,认为经筋理论体系的建立,应当而且必须被置于一个多元结构的、互相联系的网络之中,才有助于打破目前对经筋研究的桎梏.......
作者:林星星;董宝强 刊期: 2017- 10
-
“西病中治”模式探析
“西病中治”指西医疾病用中医的思路方法进行治疗,继而对中医药治疗西医疾病的疗效及机理进行相关研究.中医病名欠规范及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复杂性、多样性,都是影响西病中治模式形成的因素.该模式与传统中医治疗模式相比,在论治思路、治疗目标、方药应用中均存在差异.“西病中治”以辨病论治为主,设立专病专方,在此基础上辨证加减,但其研究体系还有待完善,完善“西病中治”模式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作者:侯雅静;陈家旭;王方方;李晓娟 刊期: 2017- 10
-
秀丽莓干燥茎中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秀丽莓(RubusamabilisFocke)干燥茎中的化学成分,阐明秀丽莓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水提取、柱色谱法以及结晶法对秀丽莓干燥茎进行分离纯化,用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法(LC/MS-IT-TOF)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SunFireTM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甲醇(A)-0.......
作者:刁玉林;朱冬青;刘斌 刊期: 2017- 10
动态资讯
- 1 《伤寒杂病论》汤剂与3 509首现代汤剂药味、用量比较
- 2 RP-HPLC法测定清脑宣窍方有效部位中藏红花酸含量
- 3 (庶虫)虫的化学成分研究
- 4 补肾调经方对雄激素诱导无排卵大鼠血清生殖激素及子宫、卵巢性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
- 5 基于智能计算的中医方剂治法模型研究的构思与流程设计
- 6 清儒医籍训诂研究之一--<广雅疏证>与医籍书证
- 7 益气养阴与解毒活血中药对心肌梗死后大鼠早期心室重构心肌NF-κB和PPAR-γ mRNA表达的影响
- 8 肾衰冲剂抑制体外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泌TNF-α的作用
- 9 益心解毒方抑制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 10 三阴三阳系统与药性理论
- 11 运用乌梅丸的思路与方法
- 12 中医学与汉方医学的合方源流诠解及其临证思维比较
- 13 浅谈辨治Ⅱ型糖尿病3法
- 14 《景岳全书》对中医急诊重症学科的贡献
- 15 甘草自然分布区热能特征及其适宜性分析
- 16 急性脑梗塞中医证候与血浆ET及NO关系研究
- 17 温经化瘀法治疗慢喉痹
- 18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 19 清心养神方药对应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 鲁峰及《鲁峰医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