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90例肿瘤患者中医脉诊信息特征研究
目的: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运用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根据中医寸口诊法三部九候的基本要求,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30例非恶性肿瘤患者、30例正常人群进行双手六部脉象的客观动态采集,采用独诊法与辨证法相结合的中医脉象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恶性肿瘤组脉象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其中以涩脉及其变异脉和双峰M波为典型,整体脉波异......
作者:徐刚;魏红;李凤珠;依秋霞 刊期: 2016- 03
-
应用脑电功率谱分析意境作业心理调控的特异性
目的:通过检测接受和未接受意境作业训练的受试者脑电功率,分析意境作业心理调控的脑电特异性。方法选择在校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意境作业培训,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意境作业内容不告知。应用脑电同步检测意境作业过程中的脑电变化,并从总体、时段、空间3方面对δ、θ、α、β4个频带比较分析;时段分为4个静息态(0~3)和3个意境作业(1~3)......
作者:王卫卫;魏泽仁;胡庆川;李神奕;王燕平;韩爱庆;贾德贤;张维波;魏玉龙 刊期: 2016- 03
-
茯神散加减方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初探
目的:观察茯神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及学习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影响,探索其可能机制,为治疗轻度认知障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成熟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吡拉西坦组(0.6g/kg)和茯神散加减方低、中、高剂量(5.6、11.2、22.4g/kg)组。从行为学方面应用自主活动仪、Morris水迷宫、避暗法、跳台法,考察茯神散加减方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化学物质造成的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
作者:付合明;马青;唐民科 刊期: 2016- 03
-
细胞共培养人体皮肤类似物超微结构观察及其渗透性测试
目的:观察人体皮肤类似物模型形态结构,对其屏障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胶原蛋白包被成纤维细胞,制备真皮层,真皮层表面接种角质细胞,浸没培养1周后,气-液界面培养以促进角质细胞的分化形成角质层,3周后收获皮肤模型;通过肉眼观察、电镜观察皮肤类似物的宏观结构和超微结构;以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细胞共培养皮肤类似物模型的屏障功能。结果皮肤类似物形成与人类皮肤相似的真皮层和表皮层,表......
作者:李辉;王景雁;林红梅;于竞新;章烨雯;毛颖秋;吴清 刊期: 2016- 03
-
姜黄素对小鼠海马 Aβ生成酶和降解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9月龄AD小鼠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酶早老素2(PS2)及降解酶胰岛素降解酶(IDE)和脑啡肽酶(NEP)的持续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mg/kg)和姜黄素高、中、低(400、200、100mg/kg)剂量组,同窝非转基因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连续灌胃6个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
作者:董云芳;冯慧利;何瑛琨;樊惠;党惠子;任映;王蓬文 刊期: 2016- 03
-
体验科学方法论视角下的辨证论治
体验科学方法论具有典型中医特色,在哲学指导思想、观察内容、观察方法以及思辨方式上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实验科学方法论具有明显的差别。具象思维是体验科学方法论的特征性思维方式,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医原创性思维方式。从辨证论治的历史发展源流来看,辨证论治是中医适应实验科学方法论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实验科学方法论痕迹,其发展也一直无法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虽然表面上倡导灵活,由于核心理念的精确化,实质上将中医引向......
作者:刘峰;刘天君 刊期: 2016- 03
-
建立精准的状态描述体系--中医学走向精准之路(一)
从精准医学的远期目标来看,精准除了精确、准确的表面涵义外,其核心意义是其中蕴含的个体化医疗的理念,也就是精准地辨识个体的状态,实现精准地针对个体状态的治疗。显然,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辨证论治理念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以个体化医疗为核心特征的中医学离精准医学的目标更近,实现精准也更容易。中医学走向精准医学面临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建立精准的状态描述系统则是这一过程的首要问题。......
作者:袁冰 刊期: 2016- 03
-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关阖枢说新论
传世本《黄帝内经》中《素问》与《灵枢》皆有“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的记载[1-2]。其文亦见于《针灸甲乙经·经脉根结》之中[3],这就是学者常常提及的三阴三阳开阖枢之说。这几句话,不但有历代注释《素问》《灵枢》的学者加以发挥,且经常为治伤寒学者所征引。然正如学者所论,《黄帝内经》所谓“开”实是“关”之误字,故本文径以关阖枢为题。......
作者:朱鹏举;鞠宝兆 刊期: 2016- 03
-
风邪概念规范化探讨
《黄帝内经》论述六淫之风邪频次多,甚至设“风论”专篇介绍风邪致病特点。仅在一篇当中,风邪所致疾病就有寒热、热中、飧泻、泄风、胃风、厉风、偏枯、(肝、心、脾、肺、肾)五脏风、目风、漏风、内风等等。从名称来看,不仅有外感,而且有内伤,但《黄帝内经》却都以“风”概之。可见《黄帝内经》对风邪的意涵过度泛化,直接导致理论与临床理解上有种种矛盾问题出现,也造成后世出现风邪的阴、阳属性之争。因而对“风邪”概念稍......
作者:邹易良;肖相如 刊期: 2016- 03
-
UAE-SPME-GC 法对13种苗药中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同时测定
目的:建立一种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UAE-SPME-GC)方法,对13种贵州苗药中10种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快速检测。方法以金银花作为优化对象,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提取,直接固相微萃取富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检测。结果在优化条件下,7种有机磷类农药在5~500μg/L、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2.5~25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85.6%~112......
作者:何茂秋;梁金良;徐昌艳;周威;郝小燕;梁妍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内经》中有关得气、气至的初步探讨
- 2 对中医学阴阳内涵的反思
- 3 试论急性辐射损伤的中医学病因--电离毒
- 4 内涵小的独立症状
- 5 异亚丙基莽草酸对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的影响
- 6 桃核承气汤治验2则
- 7 艾麻口服液对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气道病理损伤的影响
- 8 益气养阴消癥通络中药治疗 IV 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 9 伤寒方剂探微——七方理论
- 10 三七总皂苷对高糖诱导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1 仝小林应用仲景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 12 针刺对超排卵小鼠胚胎质量的影响?
- 13 泻浊纳气汤对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 14 纳米技术与纳米中药
- 15 近红外光谱法在中药原粉制剂均匀度控制中的应用
- 16 醒脑滴丸中右旋龙脑含量测定及其体内分析方法研究
- 17 商品贯众的品种研究
- 18 《太平圣惠方》中的淳化本《伤寒论》
- 19 中医虚喘动物模型的建立
- 20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