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4年第7期文章
  • 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识别《伤寒论》汤剂君药

    目的识别《伤寒论》所载各汤剂之君药,探讨其共性与特点,以便深入学习《伤寒论》制方理论,灵活运用《伤寒论》方剂.方法以明代赵开美宋刻本《伤寒论》为样本,选取所载汤剂,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识别各方之君药,测算其君药指数,分析其性味、归经特点,同时对比所判定君药与古代医家所认定君药的符合程度.结果对《伤寒论》88首汤剂进行君药识别,其中有1味君药者79首,2味君药者9首,共97味君药,去除重复后共得充当君......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4- 07

  • 基于药物体系的藁本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体系的藁本质量表征及其关联分析方法,为中药质量有效评价提供新模式.方法采用HPLC同时测定7批藁本饮片中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I、藁本内酯等5种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分析基于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的质量表征;以洋川芎内酯I含量为参比,对饮片进行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相对比值质量表征,并以批次4(已确定药效的饮片)为基准,作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相对比值的比值差,其绝对值......

    作者:左胜;孙雅姝;迟蕾;梅莹莹;安琪;姜艳艳;张硕峰;周永强;张晓雷 刊期: 2014- 07

  • 宋人校订《千金要方》脉论考证

    通过对宋本《千金要方》与《新雕孙真人千金方》2书中“说脉篇”的逐字对校,发现宋人对《千金要方》原书的脉论文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改动,分析总结其特点有3:一是通过篇题的改动增补及编排次序的重新调整,使脉学理论的学术框架更为严谨;二是体现了宋代对脉诊认识的不断深化;三是注重脉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增强了脉学理论的实用性.上述结论将为考察唐宋之交脉学理论的转变、探讨宋人整理中医古籍的原则与方法,重新评价......

    作者:马红治;曾凤 刊期: 2014- 07

  • 箘桂与牡桂原植物考辨

    《神农本草经》中的箘桂和牡桂原植物,古代便有混淆,近代以来将它们考订为樟科栽培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并将梫木考订为杜鹃花科剧毒植物马醉木(Pierisjaponica)尤误.为了考证箘桂与牡桂原植物,从形态特征、命名依据、产区和生境、用途和疗效等方面加以区分.研究认为古代箘桂与桂为同物,指今樟科植物川桂(C.wilsonii)、少花桂(C.pauciflorum)及野黄桂(......

    作者:周冠武;李春高;狄桂英;祁振声 刊期: 2014-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