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运用良导络调节疗法穴位贴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良导络调节疗法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中医经典理论的联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总共60例年龄介于38~75岁的江苏省中医院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良导络调节疗法穴位贴敷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复方南星止痛膏贴敷治疗.连续用药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及麦克玛斯特大学......
作者:范竞;陈海东;王培民;黄国淳;马勇 刊期: 2013- 08
-
电针和艾灸对局部组织温度及血流影响的联合观察
目的通过联合使用红外热像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电针和艾灸引起的小腿穴区皮肤温度和微循环灌注变化进行观察,了解针灸对下肢局部温度与血流灌注的效应.方法分别对10例健康人电针和艾灸足三里穴,应用红外热像、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观察丰隆穴、下巨虚穴和皮肤高温区的温度及皮肤微循环灌注的改变,并进行温度和血流值的定量化分析.结果电针后,小腿外侧面3个分析区域温度变化较小,升温在0.13~0.23℃之......
作者:马惠敏;白晓东;王淑友;李顺月;唐丽梅;张栋 刊期: 2013- 08
-
《褚氏遗书》易学思想初探
《褚氏遗书》在论述人体阴阳之气的发生运行、平脉理论、津润、男精女血及问子等生理病理现象时,淋漓尽致地运用先天八卦图、卦爻、象数等易学原理进行诠释,如此典型而大量的医易妙用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实属罕见,其学术思想值得挖掘探究.......
作者:梁天坚 刊期: 2013- 08
-
浅析日记史料与中医学术研究
日记的内容大多真实可靠,具有直接史料的价值.一些名人、医家的日记,经常载录疾病资料、证治过程、医案记录等.日记史料所提供的素材,可以补充医学史实,深化医史人物,甚至破释历史谜团,对于当今中医药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杨奕望;陈丽云;胡蓉 刊期: 2013- 08
-
再论“神农秤”
采用文献考据的方法对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提“神农之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十黍一铢”与“百黍一铢”辨疑,“神农秤”的应用,以及为什么称曰“神农秤”.认为“十黍为一铢”的“神农秤”有存在的可能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实际秤具,而是一种计量标准.......
作者:傅延龄;宋佳;张林 刊期: 2013- 08
-
抗癌先导物T-OA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目的测定抗癌先导物T-OA在不同pH(1~10)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在正辛醇-水/缓冲液体系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T-OA在不同pH(1~10)缓冲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浓度,采用摇瓶-HPLC法测定了T-OA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T-OA在37℃缓冲液中随pH的增高平衡溶解度逐渐增大,大平衡溶解度为5.10mg/L;在32g/L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
作者:绪扩;王鹏龙;徐昕;徐士勋;王艳慧;周燊;张宇忠;雷海民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中成药分类方法的现状与思考
- 2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顿抑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 3 “癰”及相关病名考辨
- 4 苦参汤有效部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5 补肾活血方对去卵巢大鼠子宫ER及Cyclin 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内经》中有关精气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的辨析
- 7 胃舒颗粒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8 解毒通络注射液对MCAO大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9 活血化瘀法对脑梗塞患者血粘度及血脂的作用
- 10 不同光制下小鼠下丘脑视交叉上核Clock mRNA昼夜表达特点及温胆汤的干预作用
- 11 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痰证判别要点量化的临床研究
- 12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炎100例
- 13 大黄素对大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 14 “服药不饮茶”的文献考据
- 15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种类、评价与研究
- 16 肝郁证雌性大鼠的动情期变化及柴胡疏肝散的防治作用
- 17 麻黄、五味子影响肺纤维化大鼠血管新生的差异性研究
- 18 肿瘤炎性微环境与“癌毒”病机相关性探讨
- 19 血管性痴呆患者证候学研究
- 20 绝经期妇女中医症状、证型特征的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