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论伤寒与温病之异
从历史上看,中医对伤寒病和温病的完整认识有先后之别,温病脱离伤寒病而独立发展是中医学术发展之必然.但当今中医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方面,衷伤寒者,执《伤寒论》之法以治温病;衷温病者,执温病之法以治伤寒.各自为是而更欲以己之见一统寒温.研究认为,对中医外感热病中的伤寒病与温病二大体系,只有对其发病特点、发展变化过程、各自的治疗体系加以清楚的区分,才可能保持和发扬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优势.所以,只有保持伤......
作者:姜元安;张清苓 刊期: 2013- 05
-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
目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自2009年4月颁布起,在全国试点单位广泛使用已逾4年.通过调研了解该标准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提高该标准的灵敏度和贡献度,探讨该标准修改的必要性并对修改方向提供建议和思路.方法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下的“体质量表”为具体研究对象,向全国103家“治未病”中心发放体质量表使用意见调查表并汇总反馈意见,向相关学科专家就体质量表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意见征询,向普通民众进行体......
作者:柳璇;王琦 刊期: 2013- 05
-
经方本原剂量问题源流
经方本原剂量指张仲景方的原始剂量,是研究经方应用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各种研究结果差异甚大.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的源流进行了追溯,认为经方本原剂量之迷失始于唐,延续于宋,加重于明清,迷惑于当代,并分析了人们不能认可经方本原剂量使用东汉官秤的主要原因.......
作者:傅延龄;宋佳;张林 刊期: 2013- 05
-
基于数字化定量的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四诊”证候研究
目的客观量化鹌鹑尿酸(UA)、粪尿及舌象等指标,探讨高尿酸血症鹌鹑模型的中医证候分型,为鹌鹑证候模型评价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嘌呤饮食诱导鹌鹑高尿酸血症模型,动态观察鹌鹑尿酸水平、粪尿性状及舌象并进行数字化定量分析.运用健脾利湿中药菊苣进行反证,从“四诊”及以药测证两个角度探讨高尿酸血症鹌鹑中医证候类型.结果问诊、闻诊及望诊显示,实验第17、30天模型组鹌鹑粪尿湿重有升高趋势,粪尿较溏稀气味较大......
作者:林志健;张冰;刘小青;朱文静;薛春苗 刊期: 2013- 05
-
复杂系统熵方法探讨孔光一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
目的应用复杂系统熵方法挖掘技术研究孔光一教授治疗月经病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整理孔光一教授治疗月经病的病历612份,对其处方药物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单味药研究采用频次统计法,药对之间的关联使用改进的互信息,多味药之间的关联使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技术.结果孔光一教授治疗月经病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有30味,使用频次均在100次以上,其中频次高的5味药物分别为黄芩、赤芍、柴胡、陈皮、续断.关联系数均在0.05以上......
作者:刘铁钢;陈建新;张望;吕国凯;甄建华;李晓菲;于河;谷晓红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电针肝俞、期门对肝气郁结模型大鼠正电子发射脑功能成像研究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度总目次
- 3 心理逻辑模型下的中医诊疗思维过程研究
- 4 氧化苦参碱膜控缓释包衣微丸的制备
- 5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减少UAER的临床研究
- 6 南方菟丝子化学成分研究
- 7 李兴培教授治疗食道、胃疾患经验拾萃
- 8 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研究进展述评(综述)
- 9 论《内经》气化学说?
- 10 夏桂成教授辨治卵巢功能低下性不孕症经验探析
- 11 杂病汗法治验举隅
- 12 何首乌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海马5HT1A受体表达和神经细胞发生的影响
- 13 骤然升温导致脑梗塞发病的血液流变学机制研究
- 14 正交试验法优选那如-3巴布剂基质配方
- 15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
- 16 蜜煮川乌对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7 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18 ox-LDL诱导内皮细胞损伤条件培养基及气血并治方有效组分配伍对平滑肌细胞MAPK、PKC活性和胞内Ca2+荧光强度的影响
- 19 茵陈五苓散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 20 聪圣胶囊对去皮层血管大鼠行为学及前脑AchE、ChAT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