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加味桔梗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小鼠肺肠组织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宣肺中药(加味桔梗汤)对便秘小鼠肠道传输功能和肺、肠组织速激肽A(NKA)、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从神经肽角度探讨加味桔梗汤防治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现代生物学机制,“肺合大肠”脏腑相关联络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采用自身粪便与复方地芬诺酯(2mg/kg)联合灌胃法建立慢传输型便秘模型.模型给药组及正常给药组以加味桔梗汤(12g/kg)灌胃......
作者:郑丰杰;李宇航;许红;高誉珊;孙燕;王毅;王玥琦 刊期: 2013- 01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色诊客观化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阳毒内盛证的色诊特点.方法采用数码摄像技术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面部、唇部、手掌、舌象(舌质、舌苔、舌下络脉)拍照,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中检测其RGB值(R为红色,G为绿色,B为蓝色),进行两样本(阳毒内盛证与非阳毒内盛证)均数比较.结果阳毒内盛证面部RGB值均高于非阳毒内盛证,两组面部RG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胡建华;李秀惠;钱英;姚乃礼;刘文兰;张秋云 刊期: 2013- 01
-
浅谈《伤寒论》中的中药炮制方法
《伤寒论》以脚注形式记载的大量中药炮制方法,是处方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仲景以临床证候为据,结合组方目的选择不同药物炮制方法,既有规范性,又具灵活性.因而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结合证候及组方目的,探讨《伤寒论》中药炮制方法的临床意义,有助于领会仲景学术精神.......
作者:李楠;高飞;万芳 刊期: 2013- 01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情况分析
为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情况,从SciFinderScholar数据库中检索了1999-2011年收录的刊文数据,分别从收录数量、总收录比例、学科分类、收录刊文基金资助数量及比例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通过对刊文比较严格的筛选和合理而稳定的刊文结构而取得了较高的办刊质量.......
作者:张弛;尤海燕;梁吉春 刊期: 2013- 01
-
基于COI基因的水蛭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研究
目的利用COI基因对水蛭、蚂蟥、柳叶蚂蟥及常见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探讨快速、准确鉴定水蛭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水蛭、蚂蟥、柳叶蚂蝗的正品及其混伪品5种,共12份样品,提取DNA,得到其COI序列.用ContigExpress、DNAMAN、DNASTAR、MEGA5等软件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并构建正品水蛭及其混伪品的系统聚类树图.结果水蛭的正品来源蚂蟥、水蛭、柳叶蚂蟥与其混伪品种间存......
作者:刘晓帆;刘春生;杨瑶珺;白贞芳;吴立洁;徐佳;刘杰;戴代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参桂胶囊药理学研究
- 2 《伤寒论》抵当汤方名考证
- 3 2003例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资料分析
- 4 虎骨及其类似品的骨粉结构及图像分析
- 5 脑缺血再灌致学习记忆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益脑冲剂的保护作用
- 6 失眠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
- 7 反佐管见
- 8 中医“以毒攻毒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 9 黄丕烈刊刻中医古籍考
- 10 温脉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11 何首乌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 12 聚类分析对肾虚症状的探索性研究
- 13 继承和发展中医病名之我见
- 14 聪圣胶囊抗血栓形成作用研究
- 15 清开灵、双黄连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细菌学实验研究
- 16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
- 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加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声明
- 18 药物组合结合病机理论探索证内涵的新思路
- 19 解毒通络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心肌病变大鼠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 20 伤寒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