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6年第12期文章
  • 四逆散不同配伍对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煎出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逆散不同药味组合与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煎出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四逆散不同配伍中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的煎出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方组甘草素和异甘草素的煎出量较高,而甘柴组中两者的煎出量较低(P<0.05).结论四逆散不同药味配伍的甘草素和异甘草素溶出具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军;石任兵;刘斌;姜华 刊期: 2006- 12

  • 卷柏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利用RP-HPLC法研究和建立卷柏药材的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卷柏药材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利用RP-HPLC法,采用Zorbax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0nm.结果建立了卷柏药材的指纹图谱检测标准.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卷柏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作者:郑玉胜;刘永刚;张宏桂;乔延江 刊期: 2006- 12

  • 门脉高压波形特征的观察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门脉压波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观察CCl4肝纤维化模型大鼠以及用秋水仙碱治疗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系数、肝功能、肝病理变化、门静脉压力和波形,分析门脉压波形反映病理状态指标的敏感性.结果体重变化、脏器系数、肝功能和肝病理变化等模型指标显示CCl4肝纤维化造模成功,秋水仙碱治疗有效.造模组大鼠门脉压的大值、小值和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升高3.9、4.1、4.1倍;秋水仙碱组分别比对照组升高4.8......

    作者:任丽薇;张晓晶;邓秀兰;刘树峰;刘燕南;蔡大勇 刊期: 2006- 12

  • 银杏内酯B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大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大鼠缺血3h再灌注21h模型,观察银杏内酯B对模型大鼠神经症状、梗死范围及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钠-钾ATP酶(Na+-K+-ATPase)、钙-镁ATP酶(Ca2+-My2+-ATPase)活性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一氧化......

    作者:张硕峰;黄贱英;王晶;孙建宁;梅世昌 刊期: 2006- 12

  • 达纳康对类老年痴呆大鼠脑组织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和IL-1β、IL-6及APP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达纳康(EGb761)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所致类老年性痴呆(AD)模型大鼠神经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杏仁核注射Aβ25~35造成类A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莫里斯(Morris)水迷宫空间记忆能力,并分别通过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研究类AD大鼠神经元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APPmRNA表达;观察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变化以及EGb761的影......

    作者:杨戈;林水淼;赵伟康;徐品初;周如倩;郁志华 刊期: 2006- 12

  • 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大脑海马区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梗后心力衰竭(心衰)大鼠的海马区基因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心梗模型,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大鼠心衰10d和心衰60d,海马区和皮质区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心衰10d大脑的基因变化明显比心衰60d时活跃,心衰10d时海马区的阳性差异基因为24条,而心衰60d时为14条,主要涉及到的有能量代谢、神经递质代谢、神经鞘脂、信号转导、应激和免疫反应等方面作用的基因.其中,......

    作者:秦英;王硕仁;王伟东;赵明镜;朱陵群;吕浠莹 刊期: 2006- 12

  • 透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透针技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操作规范,综合分析和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阳陵泉透阴陵泉、外膝眼透内膝眼、膝阳关透曲泉、梁丘透血海4组穴位,采用透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间临床综合疗效评定对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疼痛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透针组优于针刺组.结论透针法与常规毫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止痛、综合疗效等方面均有效,但......

    作者:李学武;赵吉平;汤立新;王麟鹏;孙彩霞;王燕平 刊期: 2006- 12

  • 气虚血瘀证大鼠表征观察与分析

    气虚血瘀证是临床诸多疾病中的常见证候,多年来在气虚血瘀证客观化、标准化研究中,前人分别从血液流变学、血管调控物质、组织形态学改变等微观角度初步揭示了气虚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然而由于受当前研究思路、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限制,气虚血瘀证生物学基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缺乏相应的客观评价标准和方法.为此我们提出气虚血瘀证动物表征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扈新刚;张允岭;柳洪胜;娄金丽;郑宏;闫妍;黄启福 刊期: 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