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0年第2期文章
  •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产后发热临床观察

    产后发热是产科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其主要原因是产褥感染和产后感冒等.笔者自1998年11月~1999年11月采用黄栀花口服液治疗产后发热62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00- 02

  • 吕承全辨治内伤发热的经验

    [师徒简介]吕承全,男(1917~1997),曾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学,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先生业医60年,擅治中医内、妇、儿科,精于肝、肾病和温病,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主编了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河南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先生兼任第一届全国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

    作者:吕宏生;汪青 刊期: 2000- 02

  • 读李学武教授<针灸推拿全书>有感

    李学武教授是我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时的同窗与挚友,我所了解的他,不仅天赋聪颖,而且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博采众长,用在他的身上,绝不是一句空话和套话.上探、、、,下研当代名家论著,为他今日的成功筑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周德安 刊期: 2000- 02

  • 孔光一教授治疗月经病经验

    孔光一教授从医、执教50年,始终在医疗、教学第一线,除精熟温热病外,对妇科疾病的治疗也卓有成效.兹就孔老师调治月经病经验介绍如下.1调肝理血以畅经脉......

    作者:肖培新 刊期: 2000- 02

  • 杨甲三教授治疗中风痴呆经验

    业师杨甲三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尤善治老年病,对中风痴呆的针灸治疗经验独特,疗效卓著.余随师三载,收获良多,略述一二,以飨同道.1析病机,下虚上实为本,脑神失用为标......

    作者:刘清国 刊期: 2000- 02

  • 孔繁学治疗皮肤病经验

    孔繁学主任医师从事临床38年,对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疑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皮肤科一些疑难病运用四物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有独特疗效,现介绍如下.1银屑病......

    作者:李道华 刊期: 2000- 02

  •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网的建设和应用

    中国用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第一条网络通道(CERNET网)于1955年正式开通.短短几年内CERNET网的接入单位已超过500家.......

    作者:陈志军;苏群 刊期: 2000- 02

  • 中国保健食品研究与应用多媒体信息系统的建立

    中医学饮食疗法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宝贵的临床经验、完善的食疗理论,中国现代保健食品是在中医学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对中国保健食品进行了历时3年比较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并将研究中所获得的结果和资料转录成电子形式并运用先进的多媒体互动信息技术来组织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这些研究内容以一种快捷、方便的形式供用户查索和参考.......

    作者:党毅;梁曦云;梁少伟;彭勇;严俊海;杨显荣;肖培根 刊期: 2000- 02

  • 关于中医药研究及发展的思考

    从科学哲学角度就中医药热点领域---中医证候本质和中药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展开思考.认为建立有别于西医现有病变指标系统、以相关多生理指标的量变关系为特征的中医证的指标体系,将目前搜寻复方效用的某个化学单体或部位的研究调整到重视认识复方所含多部位或成分与其效用之间的关系上,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研究现状.中医药现代化不仅会促使医学行为以一种新的更加个体化的形式发展,而且会加快以预防保健为主流的新医学的到......

    作者:谢鸣 刊期: 200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