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1996年第4期文章
  • 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后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报告

    例1:董某,男,66岁.患右肺中心型肺癌(腺癌)伴中量积液.既往有慢性胃炎、溃疡病史.于1994年12月10日行右胸腔化疗,用榄香烯400mg,用药后感觉胸腔内疼痛剧烈,第8天出现呕血,量较多,约400mL,色鲜红.共呕血2次.给止血、输血治疗后出血停止.......

    作者:周小娟;赵新汉;孙红;杨世勇 刊期: 1996- 04

  • 风哮治验1例

    李某,男,43岁,1993年12月5日初诊.自述患哮喘2年余,每闻汽油或尘土气味,即觉胸闷气急,烦躁不宁,继而胸胁胀痛,喘息不止,痰鸣难咯,持续2~3分钟痰出方止,每当心情不快或气候寒冷时尤易发作.面色不华,时而潮红,口咽干燥,大便不爽,乏力,自汗,易患感冒.舌质红,苔少,脉弦细弱.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曾服安茶碱、麻黄素等药效果不显.病为素体气虚,肝阴不足,风痰搏结于肺所致.当以养阴柔肝、益气利......

    作者:李荣兴 刊期: 1996- 04

  • 清开灵治疗登革热1例

    何某,男,48岁,1993年10月15日入院.自诉发热6天,在卫生院取西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佳,每日下午至晚间仍高热(体温39℃以上).入院时发热39.3℃,神疲,口干苦,头痛,咽痛及全身骨关节痛,尤以腰脊部为甚,面赤,烦躁,小便黄赤,大便3日未解,纳差,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浮数.查体:双颌下、腋下、腹股沟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下肢散见针眼大小皮下出血点,咽充血(+),双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

    作者:黄志庆;韩云 刊期: 1996- 04

  • 清开灵治疗术后发热121例

    我们自1993年6月至1995年1月,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术后发热12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毕德明 刊期: 1996- 04

  • 李兴培教授治疗食道、胃疾患经验拾萃

    食道、胃疾患多数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常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施治而致变证丛生.著名中医药学家李兴培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兹爰举如次,以稽同好.......

    作者:宁建武 刊期: 1996- 04

  • 《伤寒论》学术研究与未来发展探讨

    汉代名医张仲景撰著,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不仅使外感病的辨治有规律可循,而且对临床各科均有指导作用,受到历代医家的极力推崇.......

    作者:王兴华 刊期: 1996- 04

  • 中医热病学研究展望

    从开展多元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热病学研究思路与突破重点等方面阐述了内科热病学的研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未来热病学研究的突破重点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难治性自身免疫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以及外感热病的中医药预防方面.......

    作者:姜良铎;焦扬 刊期: 1996- 04

  • 咳嗽有阴虚与痰饮并见者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古今医家,论述颇详.一般辨证,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进而详分寒热虚实.然诸书均将阴虚与痰饮二证型分别论述,认为肺阴亏耗者多为干咳或咳而口干少痰,而痰饮咳嗽者则咳嗽痰多,痰出咳减,二者在咳、痰表现上有很大区别.于治疗时,前者宜养阴润肺,后者当燥湿化痰,未见有二者相兼证型的专门论述.然古人于此早有经验.王孟英之一书中,记载有医案3则,均属阴虚而兼痰湿者,于临床诊治,颇有启示,兹......

    作者:鲁兆麟 刊期: 199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