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1996年第2期文章
  • 谈脾属至阴,为五脏之使

    历代医家,自仲景起,注重脾胃者不乏其人,或辨证善寻及脾胃,或用药善顾护脾胃,或病后善调理脾胃.东垣创补土学派后,后人阐释医理,分析案例,凡涉及脾胃者,多从脾胃属土、为精微化生之源、后天之本入手,而很少论及其位居中州,功善转枢的特性,致使后学认识脾胃之功用往往失之偏颇.脾属至阴,为五脏之使,首见于,前者是讲脾胃独特的阴阳特性,可以从阴阳角度阐明其转枢功能产生的源由;后者是谈脾胃与五脏的关系,是其转枢......

    作者:贺娟;宋艾云 刊期: 1996- 02

  • 中医学肺心相关的临床意义及实质分析

    藏象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脏腑相关则是人体整体联系、协调统一的关键和自控机制,亦是人体功能稳态调节形式之一.在脏腑相关理论中,心与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生命活动的维持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而研讨心肺关系对于探究脏腑相关理论实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现就肺与心相互关系的临床意义及实质作如下分析:......

    作者:张涛;刘燕池;傅骢远;黄作福 刊期: 1996- 02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POA-1、aPOB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9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POA-1、aPOB水平,结果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POA-1、aPOB水平均降低,尤其以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下降明显;在中医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型的水平下降幅度大,其次是瘀血阻络型和脾肾阳虚型,下降幅度小的是肝郁脾虚型和肝胆湿热型;aPOA-1/aPOB值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肝肾阴虚型患者中明显异常.......

    作者:王宪波;韩清;桑雁 刊期: 1996- 02

  • 消痞灵冲剂对大鼠胃癌前期病变影响的免疫组化研究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中药消痞灵冲剂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粘膜癌胚抗原(CEA)、胃粘膜及脾S-100阳性细胞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组大鼠胃粘膜CEA阳性表达增多、增强,胃粘膜和脾之S-100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应用消痞灵冲剂预防和治疗后,上述检测指标均明显降低.证实,消痞灵冲剂可抑制胃癌前期病变细胞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这可能是消痞灵冲剂对胃癌前期病变发挥防治作用......

    作者:张旭晨;赵凤志;代欣;田德禄;董建华 刊期: 1996- 02

  • 白刺花生物碱的体外抑瘤作用

    报道了从白刺花种子中分得的6种生物碱单体对人体11种癌瘤株体外抑瘤作用.结果表明,该类生物碱对白血病瘤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表皮癌瘤株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抑瘤作用呈现出较强的选择性.......

    作者:王秀坤;李家实;魏璐雪;闫玉凝;王瑞卿 刊期: 1996- 02

  • 切合临床实用,富有时代气息--《临床中医内科学》评介

    (王永炎等主编,北京出版社出版)洋洋四百余万言,是一部较大型的现代中医临床医学专著.该书系统、全面地总结古今中医内科学术精华,尤其是充分地反映建国以来学科内涵建设成就和新研究进展;同时,编写工作由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组织全国知名学者和临床第一线的资深专家集体编撰,因而,这部专著学术上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书中既突出了临床实用的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作为一名医学史专业人员,有幸阅读这部高水平......

    作者:王致谱 刊期: 1996- 02

  • 刚柔药性论及其临床意义

    以刚柔论药性、概括药物性能特点,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虽然历代医家对刚柔药性的论述尚显零乱,但其对临床辨识药性、选药组方的指导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探讨刚柔药性论的学术内涵,对于丰富中药药性理论,亦不无裨益.......

    作者:张冰 刊期: 1996- 02

  • 方剂学科发展与思考

    对中医方剂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简要评述.指出方剂学多方面的进展已使传统学科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正在向以中医药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实验为重要研究手段、以阐明古今复方功效、配伍的现代内涵、探索方剂运用规律以及创制高效新方、发展中药新药为主体目标的现代方剂学的方向转变.学科面临加快内涵建设、调整专业方向以及提高应用领域的研究水平等新课题.......

    作者:谢鸣 刊期: 199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