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最适合高级中医药工作者阅读参考。本刊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21世纪中医发展战略研讨”、“博士之光”、“名师与高徒”、“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制剂与炮制”等专栏。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6-2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5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97)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6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157
- 国内刊号:11-357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医药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研究与展望
本文就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的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三方面,对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治疗的研究与展望,进行了回顾与评述.在总结多年来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拟今后进一步发掘更有效的中药方剂,并在细胞水平及分子生物学水平深入探讨其治疗机制,从更深入的层次对加强基础实验与临床观察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设想.......
作者:魏民 刊期: 1995- 03
-
继承和发展中医病名之我见
面对现代纷繁复杂的疾病体系,中医病名应如何继承和发展,这是每个中医研究者都关心的问题.然而传统病名与现代医学疾病相结合的历史由来已久,如现在临床被称为伤寒、疟疾、麻疹、霍乱、百日咳、破伤风、白喉、哮喘、癫痫、痛风、子痫、癌等疾病,就是中医病名与现代医学疾病相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些病虽与中医所论述的疾病概念完全不同,但它之所以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承认,其主要原因便是抓住了这些现代疾病的某些特征;其次是因为......
作者:黎敬波 刊期: 1995- 03
-
浅谈中医七情心理脉象
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身健康已经提到重要的位置.人们对直接准确感受心因性疾病和心理致病因素呼声日益提高,但又无所适从.七情心理脉象的提出,以建立心理脉学体系为目标,以心理脉象临床识别为研究手段,为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相信这一宝贵遗产的逐步挖掘、整理和提高,将对当前心身医学的发展和保障人体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寿小云;刘天君 刊期: 1995- 03
-
温热病配用温药规律初探
在温热病治疗中,以清热养阴为其主要治疗大法,寒凉药物为主选之品,临床上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温热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一样.有时单纯寒凉药物并不能获得较好疗效,而需要适当配用一些温药.温病范围较广,除五版教材所述温病外,温疟、湿热痢、麻疹、白喉等也属于温病.本文所论仅涉及教材所指温热病.由于温热病营分和血分阶段配用温药较少,本文仅从卫分和气分探讨之.......
作者:赵润祯 刊期: 1995- 03
-
印会河教授辨痰治咳喘的经验
[名师简介]印会河教授,男,192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的一个中医世家.1940年开始独立行医,1957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先任内科教研组负责人兼附属医院内科主任,继任、教研室主任,1978年卫生部授予的全国第一批中医教授,国务院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2年至1984年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现被聘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陈庆平;王诗雅 刊期: 1995- 03
-
清开灵液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多形核白细胞释放H2O2的影响
清开灵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0.001,呈现药物量效反应;并证实清开灵液能增加大鼠腹腔多形核白细胞(PMN)H2O2量的释放,随着清开灵液浓度的增加,PMN释放H2O2量也随之增加,呈现药物浓度依赖关系.这些资料表明,清开灵液不仅能提高吞噬能力,而且能增强细胞内氧化杀菌能力,发挥防御病原物的侵入,保持机体的稳定性.......
作者:蒋玉凤;李萍;孔令菲;贾旭;严京;黄启福 刊期: 1995- 03
-
心脉灵液对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和肺溶酶体酶含量的影响
在内毒素休克大白鼠模型上观察到肺系数明显增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的分子量40S萤不素右旋醣酐(FD-40S)含量明显上升,同时血浆及肺组织酸性磷酸酶(ACP)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用心脉灵液进行治疗,肺系数及BAL中FD-40S含量均下降,血浆及肺组织ACP也降低,因此说明内毒素引起的肺血管通透性增加与溶酶体酶的释放有密切的关系,而心脉灵液可通过抑制溶酶体的释......
作者:李萍;黄启福;李爱芳;朱陵群;贾旭 刊期: 1995- 03
-
仲学辂《本草崇原集说》的学术成就
仲学辂,是我国清末名医,初行医于宁波一带,后于钱塘开设杭垣医局20余年,详解开示,传先师之学于后世,同道弟子萃于医局,仲氏虑本草无善本,故取张志聪为纲,附载、、、、诸说之精粹,参酌己意,纂集而成,是我国清代本草学颇有影响的著作,特别是江、浙一带影响较大.其学术成就分下列几方面论述.......
作者:孙多善;周学胜 刊期: 1995- 03
-
浸泡时间、加热方式对川乌饮片质量的影响
以总生物碱含量和酯型生物碱含量为指标,比较川乌不同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浸泡时间越长,总生物碱含量越低,而对酯型生物碱影响不大.以1.5kg/cm2(110~115℃)压力蒸40分钟与药典法水煮6小时的含量接近;高压蒸150分钟与药典法常压蒸8小时含量基本一致.药典法中的常水煮6小时与蒸8小时相比较,总碱含量明显降低,酯型碱含量略有升高.......
作者:李飞;张世臣;杨蕾;李东辉;周宏;焉怡 刊期: 1995- 03
-
野生石蒜与其组织培养品的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对红花石蒜的组织培养品与野生品进行了初步的化学成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两者所含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组织培养品中石蒜碱含量高于野生品.有关组织培养方法及培养品与野生品的抗癌药效及体外毒性实验结果,另见报道.......
作者:高增平;江佩芬;何斌 刊期: 1995- 03
动态资讯
- 1 藏药毕毕林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 2 孔光一教授用肺-少阳-肾相关体系辨治热病的经验
- 3 杂病汗法治验举隅
- 4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情况简析
- 5 汪宏“相气十法”对中医五色望诊的贡献
- 6 补肾中药对膝骨性关节炎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 7 芪参益气滴丸对Ameroid缩窄环致心功能不全小型猪心功能及心室重构影响
- 8 基于聚类分析的肺癌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的研究
- 9 参麦注射液及人参皂苷Rb1、Rg1抗神经、血管内皮、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损伤的研究
- 10 导痰汤对颈动脉硬化家兔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p38表达的影响
- 11 通脉宁对AngⅡ及LPC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
- 12 丹参酚酸肠吸收特性研究
- 13 通脉复遂汤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 14 柴贝止痫汤对难治性癫痫大鼠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影响的研究
- 15 开郁清胃颗粒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
- 16 醒脑静微乳对大鼠鼻黏膜刺激性研究
- 17 首乌降压胶囊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前列腺素、血栓素水平的影响
- 18 鼻舒滴丸对变应性鼻炎模型豚鼠T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和IgE调节的影响
- 19 前列汤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瘀阻证临床研究
- 20 三七总皂苷对老年性痴呆大鼠空间探索学习记忆力的影响